所谓“食育”并不是教孩子如何吃东西,而是以培养孩子健康生活基础的“饮食行为能力”。具体如下:
1.我们希望孩子在生活和玩的过程中,在自己意欲的基础上,积累有关饮食的体验,享受吃的快乐,享受和大家一起吃饭的快乐。
2.开展符合婴幼儿的饮食生活,制定包括饮食内容在内的食育计划,将食育计划置于保育计划之中,对此提供适当的援助,并在事后进行评估,以期改善。
3.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对取之于大自然的食材以及对炊事人员感谢的心情,注意建立孩子与炊事人员之间的关系,营造包括厨房在内的与食育相关的保育环境。
4.应根据身体好坏、有无食物过敏、有无食欲障碍等每个孩子的身心情况,在医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采取适当的措施。
比如让孩子下厨房做饭,孩子参与做饭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能够和大人做同样的事而感觉快乐,不仅仅如此,做饭对于孩子而言,像洗菜、择菜、揉面、捏团、切菜等,这些做饭的所有环节都像游戏一样,因此做饭是最好的游戏。孩子们通过做饭,可以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对手和大脑以及身体发育都有好处。做饭的乐趣,最妙之处还是最后的品尝。大家一边回顾做饭的情景,一边快乐地品尝。对于大人来说,吃是人生的一大乐趣。而对于孩子来说吃自己做的饭一定比其他任何饭菜都好吃。
我的儿子今年五岁,每次我在厨房做饭,他看到我在炒菜,就吵着也要做,每次早上煎鸡蛋,他也说妈妈我来做吧,而且他每次吃自己做的菜都说:“妈妈我做的菜很好吃吧?”确实是不管他自己煎的鸡蛋也好,自己包的饺子也好,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开开心心的吃掉。
若孩子的饮食习惯被打乱后,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心理健康。欧美从1980年左右就开始了“孩子进厨房”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在厨房里和家长一起体验做饭的快乐,打下健康饮食生活的基础。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开展以孩子为对象的食育活动。
美国还开展了“小组营养项目”。将提供午餐的专家、家长、学校以及社区的相关人员召集在一起,为提供既好吃又有营养的午餐、普及营养知识、推广健康的饮食方法、开展体育活动等提供援助,以期改善孩子们的饮食习惯。
英国开展了“厨房巴士”活动,巴士有做饭的空间,有餐具,有做饭参考书,以移动厨房的形式在全国开展巡回实习活动。
法国是最注重饮食的国家,开展了“味觉周”活动。把每年10月第3周定位“味觉周”,开展了让孩子们学做饭、自己做饭的“做饭”活动,和家人及朋友一起快乐用餐的“宴会”活动,以及品尝以前从未吃过的饭菜“品尝”活动等,通过五感体验吃的快乐。
而我们中国食育课程还在起步试点阶段,目前上海市已将食育课在一些中小学作为试点课程展开,进行食品安全教育、营养卫生教育等。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征制定符合其年龄层的教案,力图通过活泼易懂的形式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加强对营养知识的接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