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刚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结果中途打开了手机,一看三四个小时就过去了;
休假的时候本想着回家陪陪父母,结果被人约着去玩乐旅游玩得很嗨,过后想到好久没和父母吃过一顿饭;
明明想要保持身材晚上不吃东西,却忍不住吃了一口零食,结果胃的开关打开了吃了一口又一口。
相信都经历过这种矛盾的心情,这种一边快乐又一边自责的情绪,在心理学上称为“罪恶快感”。心理学上认为所有带来短暂性快乐,但在长期时间视角上没有收益、甚至有损身心健康的行为,都属于罪恶快感。为什么我们在做快乐的事时,会产生伴随内疚、自责等负面情绪?
一、对快乐的偏见。决定我们是否产生负面情绪的,在于我们对快乐来源的看法:当做某件事所体验快乐是即时的、无用的,那么在这种快乐之后就会产生罪恶感;但某件事能够长期获得利益的,比如丰富文化、增长见识、履行义务责任、增加收入潜力等,那就不会产生负面情绪。回想一下上一次的罪恶快感,是不是会问自己:这对我又有什么用?我得到了什么?又浪费了时间。
我们认为某件事是无用的,也许是因为它不符合追求的目标,但事实是这些放纵是对我们有作用的,这些小小的快乐,能让我们的意志力肌肉得到休息。
1. 缓解压力和焦虑。对于备考的考生来说,夜以继日地学习让人精疲力竭,遇到难点及掌握不足让自己对考试降低信心,随之而来的就是压力和焦虑,这时看场电影放松一下,能更好参与接下来的学习中。
2. 暂停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为了完成任务不停地思考解决办法,可是脑袋里始终一团浆糊杂乱无章,这时享受愉悦不费脑的事,让我们的大脑放松下来,再重新梳理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二、对自我的偏见。罪恶感产生可能源于觉得自己沉醉在这种无用快乐之中,是极其不自控的表现。
这种不自律的自我认知,一方面来源于现实和理想目标的偏离:明明制定了学习目标,却沉迷于玩手机,其实导致你沉迷其中正是这种罪恶快感。
1. 皮质醇分泌增加。从生理角度来说,罪恶感会导致压力水平的增加,而身体为了解压,会分泌出应激激素皮质醇物质。而这种物质的分泌,导致了更严重的睡眠问题,以及更多的对碎片信息、垃圾食品的渴望。
2. 自我内耗。大脑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花费了太多资源去产生或控制罪恶、内疚、自责等负面情绪,反而会导致自制力的下降,从而做出更多产生负面情绪的事情。
3. 降低延迟满足能力。所谓延迟满足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研究者选取三种类型的任务:愉悦性任务、中性任务、厌恶性人物。让参与者选择做任务的先后顺序,结果那些在内疚情感量表上分数高的人,更多地选择先完成愉悦性任务,而把那些厌恶性人物放在最后完成。
研究者认为,当人们感受到内疚这种带有自我攻击性质的情绪时,会遵循当下情绪收益最大化原则,试图通过快速寻求满足来补偿消极情绪。也就是说我们没忍住玩一下手机产生了内疚感,这种内疚感会降低我们的延迟满足能力,从而导致继续玩手机的愉悦性任务,而不是回归完成学习目标这种厌恶性任务。
4. 消极的自我评价。罪恶感会让我们产生自我批判、自我厌恶的想法:我就是没有自制力;我抵抗不了诱惑;我就是自控能力差……这些并不会让我们变好,反而会让你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破罐破摔。
当我们对自己评价较低的时候,我们完成任务的动机就会减弱,遇到障碍的时候更容易放弃,遇到诱惑的时候更难以抵制。
于是吃蛋糕产生内疚感,会产生怎么这么没有自制力的想法,然后会觉得反正已经吃了一块,不如再吃一块;玩手机已经玩了一会,不如再玩一会;今天先这样,明天再改等安慰自己的想法。
另一方面来源于现实和社会规范的偏离:如果别人知道我喜欢这种,对我有不好的影响;害怕别人对喜欢这种的人有不好的评价,而自己却还是控制不住这样做。
香港一位社会学家何式凝访问一批中年的家庭主妇,想要了解她们的婚姻情况。其中一位家庭主妇说,她会做让人很不好意思的梦,还梦到吴彦祖。这个美梦让她虽然有点内疚,但接下来她整天心情都非常好。
人生根本不需要追求自己做道德上的完人,可以光明正大地面对自己的需求。无论是打游戏,还是梦到谁,这都是小事情。这种心理和行为有合理性,我们没必要急于应对消解它,反而是坦然接受就好了。
说到底,我们之所以会对快乐产生罪恶感,是因为对特定类型的快乐抱有着消极看法。吃一块炸鸡,担心它会让自己变胖;看一集电视剧,自责浪费了时间……想象你在小时候会有这样的顾虑吗?难道做这么一点事就真的影响了你全盘的计划吗?每一种快乐都值得我们好好享受,享受完告诉自己一声:休息好了,继续回归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