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王先生者,家于乌江上,隐其迹,由是里人不能辨。或以为妖妄。一日里中火起,延烧庐舍。生即往视之。厉声呼曰:“火且止,火且止!”于是火灭,里人始奇之。
长庆中,有弘农杨晦之自长安东游吴越,行至乌江,闻先生高躅,就门往谒。先生戴玄绡巾,衣褐衣,隐几而坐。风骨清美。晦之再拜备礼,先生拱揖而已。命晦之坐其侧。其议论玄畅,迥出意表。晦之愈健慕,于是留宿。是日乃八月十二日也。先生召其女七娘者,乃一老妪也。年七十余,发尽白,扶杖而来。先生谓晦之曰:“此我女也。惰而不好道,今且老矣!”既而谓七娘曰:“汝为吾刻纸状今夕之月,置于室东垣上。”有顷,七娘以纸月施于垣上。夕有奇光自发,洞照一室,纤毫尽辨。晦之惊叹不测。
及晓将去。先生以杖击之毕,俄有尘起,天地尽晦。久之尘敛,视其庭,则悬崖峻险,山谷重叠。前有积石尽目。晦之悸然背汗,毛发竖立。先生曰:“陵谷速迁,吾子安所归乎?”晦之益恐。洒泣言曰:“诚不知一旦有桑田之变。岂仙都瞬息,而尘世已千岁乎?”先生笑曰:“子无惧也,所以为娱耳。”于是持篲扫其庭,又有尘起。有顷尘敛,门庭如旧。晦之喜,即驱马而去。
一说,唐长庆初,山人杨隐之在郴州,常寻访道者。有唐居士,土人谓百岁人。杨谒之,因留杨宿。及夜,呼其女曰:“可将一个弦月子来!”其女遂贴月于壁上,如片纸耳。唐即起祝之曰:“今夕有客,可赐光明。”言讫,室朗若张烛。
有个叫王先生的,家在乌江上,有意隐藏其灵异的法术,因此乡邻都不知道他是个异人,有人还认为他是个妖妄之人。一天里坊发生火灾,烧到了乡里居民房舍。王先生就去查看,大声呼叫说:“火快停止,火快停止!”然后火就熄灭了,乡邻们才发觉王先生是个奇人。
长庆年中((唐穆宗李恒年号,821-824),有个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县)人叫杨晦之的,从长安出发,东游吴楚一带,到来乌江,听到了王先生的事迹(高躅,指隐居不仕),就上门拜访他。王先生戴着黑色纱帽,穿着麻布短衣,靠着小桌子坐着,风骨十分清雅。晦之向他连拜了两拜,礼仪十分恭敬,王先生只是拱手作了个揖回礼而已,叫晦之坐在自己身边。于是王先生谈玄论道,说的道理完全出乎杨晦之的意料。晦之更加敬慕先生,就留在先生家住了一宿。
当天是八月十二日,王先生叫出女儿七娘,原来是个七十来岁的老太太,头发都白完了,拄着拐杖出来。王先生对杨晦之说:“这是我女儿,懒惰又不好修道,如今已经老了。”然后又对七娘说:“你给我拿纸剪张今晚的月亮,贴在房间东面的墙上。”不久,七娘将纸月亮贴在墙上。晚上纸月亮就发出了奇怪的光,照亮了整间房子,看得清清楚楚。杨晦之惊叹不已,又不明白其玄妙所在。
等到天亮杨晦之要离开了,王先生用棍子将纸月亮打下来后,不久就有尘埃飞起,天地一片昏暗。过了很久尘埃落尽,再看庭院,却全是悬崖峭壁,山谷重重叠叠,前面一眼望去,全是大石头。杨晦之吓得汗流浃背,毛发竖立。王先生说:“山陵丘谷变化如此迅速,你要回到哪去呢?”晦之更加害怕,流着泪对王先生说:“我确实不知道一夜间就有沧海桑田的变化,难道仙府一瞬间,尘世就已经千年了么?”王先生笑着说:“你不用害怕。这不过是个小娱乐而已。”然后先生拿着扫帚打扫庭院,又有灰尘飞起。不久尘烟散去,门庭仍如旧时。晦之大喜,立刻骑着马走了。
又有一说,长庆初年,郴州有个隐士叫杨隐之的,经常寻访修道者。有个叫唐居士的,当地人都说他已经活了百年。杨隐之去拜访他,于是唐居士留杨住宿。等到了晚上,唐居士叫他女儿说:“去拿个弦月来。”他女儿就将月亮贴在墙上,就象一片纸一样。唐居士就起来祝祷说:“今天晚上有客人,可以赐下光明。”说完后,屋内就亮得象点了蜡烛一样。(最后这段出自《酉阳杂俎》)
《王先生》亦出自《宣室志》,本文及最后附的《酉阳杂俎》中的一则,载于《太平广记》卷七十五,“道术”类。其所记的王先生法术,主要有两个,一是剪纸为月,这是最早的关于此类道术的记载,后世多有因袭者,如《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二是言沧桑之变,发出“吾子安所归乎”之警叹。作者生活在唐末,正是黄巢起义前后,面对乱世,士人们哀叹“陵谷速迁”,面临无家可归之窘境,却正是唐末社会动荡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