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在中国文坛的显赫名气,以及她一贯的冷冽笔锋,总让人误以为她遗世独立。其实她只是强迫自己藏起柔心站在局外看红尘。她生逢战乱,童年为家庭所伤,成年后被胡兰成拖累,晚年孤死他乡。一代文坛才女终生孤苦飘零。想来不免痛惜,又不禁问,何以至此?
近年印发的张爱玲遗作《雷峰塔》、《易经》、《小团圆》被视为她本人的自传,分别讲述了张18岁前、18-22岁、22岁及以后的三段人生经历,一定程度上披露了她情感黑洞形成缘由。以往的张爱玲传记总在陈述她一生为两个男人所累,一是父亲,再是胡兰成。《易经》推翻了这番论点。
张瑞芬在导读中提及:“一般人总以为父亲和胡兰成是张爱玲一生的痛感,看完《雷峰塔》与《易经》,你才会发觉伤她更深的,其实是她母亲”。
张爱玲亦在书中写道:“不!琵琶想大喊,气愤于露像个点头之交,自认为极了解你。爸爸没伤过我的心,我从来没有爱过他。”琵琶是书中爱玲,露是母亲。
张爱玲极其敏感。母亲口头禅“为了你,我如何如何”,张爱玲听来深感负罪。后来在香港求学时,母亲再次提及,张笑着反驳,“我一直非常难受,花了妈那么多钱。我不该带累了妈。不用在意我,葬送了这么多年,不值得。”母亲闻言陷入沉默,尔后告知张,她准备再婚,“也都是为了你”。
这种沉重的负罪感或许正是张母女情感疏离的最根本原因。但追根寻因,母亲所作所遇都为了女儿吗?未必。
其一,书中描述母亲的婚礼如同葬礼,母亲是裹着红头布的尸体。父母两人的婚姻没有感情基础,母亲嫁给父亲是为了向社会证明自己是处子之身,以便证明日后离婚不是为了其他男人。母亲开放的婚姻态度及追求自由的天性决定她必须离婚。不是为了女儿。
其二,《易经》虽未细述母亲为何从英国归来,但可知即使归来她也仍作了再次离开的打算,暂时滞留上海,因为她的钱借给了姑姑。不是为了女儿。
其三,张在香港读书的暑假,母亲来信婉劝张不需归家。尔后母亲来到香港,是因为她决定再嫁国外,需到香港中转。不是为了女儿。
其四,母亲决定再嫁,是因为她想要一个后半生的依靠。不是为了女儿。
“都是为了你”这句话太过于熟悉,时今仍挂在各式母亲嘴边。明明是一个成年人自身的正常行为,承载着种种私心私愿,为人父母者偏不顾事实,把帐强记在另一个人身上,以彰显自我的无私与伟大;万一行为失败,还可顺势推脱非我所愿。这种做法说穿了不免阴暗诡异,欠乏爱之光明磊落,却常见于人生中最初最亲密的人,施与你身。细思胆寒。
我时常警惕自己不要成为这种母亲。说到底,孩子并无权利选择父母,是为人父母者选择把孩子带到世上来。既生之,则有责抚养之成长,尔后得体退出。而非将自身想法或遭遇之缘由强加孩子身上。一个成熟的母亲,敢于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可以为你付出一切,可所做一切不只为了你,同时也满足了我想要成为一个合格母亲的心情,实践了一个母亲的自我要求及人生愿望。这份感情付诸你身并非希求回报,你只管大步往前走,追逐值得拥有的未来。直至某天你也停下来,成为一个母亲。
张爱玲对这种轻飘飘又冷冰冰的母爱深感不适。两人母女一场,似乎为了彼此折磨。若从未动情也好,偏张渴望一份母爱,渴望藉此与世间系上关联。最终母亲辜负了她,她亦辜负了母亲。在母亲离开香港后,适逢战乱,她想如今报平安亦不知报与谁,姑姑不会关心,惟愿告知乡下的老妈子。她甚至没有想起母亲,当是断绝了关系。
事实上,张爱玲曾认为母亲是世上最美丽的女人。她自知不及母亲貌美,便努力在功课、举止上向母亲靠近。她的功课总是最好的,举止也总得体有礼,她在努力盛放,为衬托母亲的美丽而盛放,穷其所有想要获得母亲的认可。可惜母亲只爱自己,尽管她口口声声一切为了爱玲。
张爱玲与母亲间不对等的关系,成为张爱玲心中深裹肉里的刺,碰不得,剔不得,触及都是钻心的痛。看惯张爱玲写他人的冷情冷意,看她回过头来写自己,更是刺骨的寒冰。原应最亲密、最信赖、最安全的母爱何以化成伤人利器?
在为人母后,愈发觉得建立健康、对等的母女联系尤为重要。
它应克制,但非吝啬说出我爱你;
它应信任,但非任其胡作非为;
它应得体的退出,但非不闻不问。
不要漠不关心,那将残忍切断孩子与世界最初联系;
亦不要倾尽全力,它与漠不关心一样可怕。
适度最好。人与人之间最舒适的距离不是紧密相拥,而是只臂之距。可倾听,可后退,可指点,容转身。
若一个女子曾被母亲适度爱着,她长成母亲后亦会适度爱人。
愿每个女儿都被适度相待。
.end.
我是夏初。
是热爱文字的女子,亦是朝九晚五的伏案文职;
信奉书中自有颜如玉,亦信奉走得再远的阅读也终将回归生活;
时常自我警醒:为生活而阅读,不为阅读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