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之旅之第一站--塔尔寺

5月25日已经开启为期半个月的青藏之旅,昨天已经抵达西藏拉萨了。

这是一次时隔十年后的又一次,只有朋友,没有家人,没有跟团的自由行。

抵达青海机场,取了提前预定好的车子,我们四人开启第一个景点打卡--塔尔寺。


塔尔寺八宝如意塔

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庙而得名,寺中壁画、堆绣、酥油花称为“塔尔寺艺术三绝”。

入寺,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寺前广场的八宝如意塔。据说,这八座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

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各地信徒常来这里绕塔朝拜,虔诚有加。

拾阶而上,进入小金瓦寺游客熙熙攘攘,人群古建中,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寺中回廊陈设野牛、羊、熊、猴、鹰等标本。据说,这些走兽标本象征一切恶魔鬼怪已被神征服。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建筑就是大经堂,这是塔尔寺的主体建筑群,也是塔尔寺的一系列最主要的殿堂。这里拥有珍贵的大型堆绣、壁画,色彩之艳丽,精美绝伦;手工之精巧,叹为观止。

这里,僧人们穿着藏红色的经袍在诵经、学习、进修,据说遇到活佛莅临的日子,这里更是僧众聆听佛法的场所。

跟着导游围着经堂参观,摘下墨镜、帽子,虔诚的往前走着,内心生起敬畏之心。看着很多藏族的孩子,从小就在寺院里修行学习,从他们的眼神中看见比城里的孩子更多的淡定,只是每天那么多熙熙攘攘的游客,不知道这对于他们也是一种修行吗?

大金瓦寺在大经堂正后方,是塔尔寺的主殿和核心建筑—大金瓦寺。

在大金瓦寺的走廊上,有不少信徒和僧众在磕长头,这里面大多数都是远道而来的藏族牧民。他们用身心勾画出的最纯朴最优美的曲线,无声地诠释着虔诚和信念的内涵!

每个藏民一生中至少要有一次磕满10万个长头的经历,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才能磕完。

花白的头发,褴褛的衣服,轻巧的身影,娴熟的动作,如此的专注持久。十万次的匍匐,十万次的皈仪,只是为了心灵的纯净和超脱。

也许,作为过客,之于信仰、之于朝拜,无法深切体会。但我仍被这“五体投地”的虔诚姿态折服,心生尊重。

走进大金寺,才最终知道有关于塔尔寺真正的故事和传说。

这里即是宗喀巴大师出生的地方,宗喀巴大师16岁时,独身西行,前往西藏求法。因多年未回,其母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意在告诉他,老母已白发苍苍,希望他能早回。宗喀巴大师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写到:“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见我面一样。” 其母思子心切,与众信徒按宗喀巴的意愿,遂在宗喀巴出生时的胞衣掩埋处,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谁知在脐血滴入的土中,竟长出一株菩提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燃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人们觉得神奇,便在石塔的基础上建起高达11米高的银塔,后来为保护银塔,又盖起了大金瓦殿。 奇异的是,那棵被罩在殿中塔内的菩提树,虽然不见阳光,可是不但没有枯萎,相反却枝繁叶茂,竟将遒结的树根蔓延到殿外,在殿前又长出一株郁郁苍苍的菩提树。两树相通,连为一体,人们认为这是母子连心的缘故,所以把殿外的树称为母树,殿内的树称为子树,说菩提神树是他们母子的化身,自此更把大金瓦寺视为万妙灵应的神殿。所以说,塔尔寺是先有塔,后有寺。

故事听得入了迷,镶满金、宝石,造价近4亿的塔也让人惊叹,确实第一站就极为震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塔尔寺距西宁市26公里,位于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
    大写的郭阅读 5,489评论 7 51
  •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文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
    唐红旗_阅读 4,280评论 1 5
  • 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却是我好多年前就想去的。这几年工作很忙,但是工作是一切生活的支撑,我一直很努力的想把它做...
    暖暖的一抹时光阅读 1,768评论 0 0
  • 今天青石的票圈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张艺谋的新片终于定档了。 一张满溢着水墨风的海报一次次的出现在票圈里,也就是老谋...
    青石电影阅读 13,537评论 1 2
  • 今天主要学习了flex布局,学习笔记如下: 1.指定flex布局: display:flex(任意容器)...
    riku_lu阅读 8,325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