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影院观影第94部。(IMAX版@恒业国际影城)
好久没有看过零点场了,记忆中,上一次看零点场,还是12年前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彼时可可刚刚出生两个月不到,那是我最后(在影院)疯狂看电影的时光,而一晃12年过去了,可可现在都开始(在影院)年均看片50+了。
我这么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过去的事情,就可见,这次《小丑2:双重妄想》的零点场,我是有多么的扫兴。
和一般的观众相反,我在影院看好莱坞电影的数量其实屈指可数,一直认为好莱坞电影套路化、程式化,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空间,同时,毕竟职业的原因,也会更多关注国产电影,所以,我并没有看过《小丑》这部神作,作为前作的延续,虽然故事上有所拓展,但是因为整体的人物延续了前作的部分设定及因果叙事,所以直接看第二部还是有一些解读障碍。
《小丑2》在海外票房惨淡、口碑扑街,原班人马打造的《小丑2》北美上映10天仅获得5150万美元(全球1.65亿美元)的票房成绩,而5年前第一部上映3天北美票房就高达9620万美元,全球最终更是惊人地获得了10.7亿美元的票房;并且该片口碑也几乎崩溃:烂番茄新鲜度只有33%,在CinemaScore网站获得罕见D级,所以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大陆首映之后,也是褒贬不一,真的怪不得中国观众欣赏不了“超级英雄史诗音乐剧”。
因为没有看过第一部,加上零点场的浓厚睡意,导致我确实有部分时间神游电影之外,不过这并不妨碍对于电影内容的解读,作为第一部的延续,第二部电影故事从“小丑”亚瑟(华金·菲尼克斯 饰)被捕后展开,他在狱中等待着审判日的到来。然而,莫名其妙地就在于,这一次所谓的亚瑟与自己的双重人格缠斗——也就是第一部最为吸引人的部分——被歌舞的设定冲淡和弱化,可能是因为入狱的闭合空间设定,所以导演只能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角色莉·奎佐尔(Lady Gaga饰),这个莫名其妙的人物将全片的故事引入了灾难,在故事之中她承载着亚瑟所有情绪走向及行为动机,但是从实际效果而言她却成为导演编剧强加给小丑的一根绳子,这根绳子终究将小丑这个风筝引向了一个预设的、毫无新意的亦没有任何逻辑和原因的通道,加上Lady Gaga并不出色的演技,影片故事层面的崩盘就可想而知了。
因为口碑扑街,所以更多的“丑闻”被爆出,其中就有一条:主演华金在影片中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和最终剪辑权,这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当主演拥有了终剪权的时候,电影沦为主演个人秀已经在所难免,更何况是《小丑》这样挑战世俗的“平民英雄”,不过问题在于,第一部通过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地将亚瑟推向戏剧化的高峰,在第一部之中,导演通过阴暗潮湿的道路、满目垃圾的街头这些B级片的元素将城市氛围营造到了极致,同时很巧妙地把暴躁的气息悄然间弥漫于城市之中,仿佛一个巨大的泄露的煤气罐,而亚瑟悲惨的身世、糟糕的经历终将一个老实的可怜人逼向深渊,那个火星终于被点亮,才有了最后爆炸的绚烂,主人公从理性善良一点点变得麻木和疯癫,每一步转变都真实可信。而在第二部之中,这一切都变成了亚瑟如何利用双重性格给自己脱罪,这是如此地荒谬而不可理喻,所以才会如同上文所说,在逻辑不通之时强行引入一个天降神兵的角色,用所谓爱情来引导主角的走向,有人称《小丑》第二部是一部“反小丑”的片子,确实也是道理的。
好莱坞在自身模式化百年之后,也在一直求新求变,可惜的是,如果论起人文精神,那好莱坞真的不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