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育高考还有45天,教练员的任务和工作按理说应该已经很轻松了,因为到了调整期,训练时长可以相应减少,训练强度慢慢减少。但是这仅仅是表面而已。队员们隐藏的问题其实是非常的复杂,练到这个阶段的队员免不了伤病缠身,因此教练员仅仅是给予队员的父母般的严厉和关心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好像私人医生一样,要全方面的为每一个队员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使其在保持状态的情况下,尽快的恢复健康的状态。
就拿我的队员来说吧,经过了两周的康复训练,队员们伤病恢复的如何呢,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统计表:
图,
康复期第三周受伤受伤情况登记表:
维:膝盖劳损,髌骨水肿,
媛:膝盖劳损,小腿骨膜疼
刘:膝盖劳损,小腿骨膜疼
蒋:腰肌劳损,更换训练内容,辅助静养
敬:小腿骨膜疼
东:髋关节韧带拉伤
恒:手腕扭伤,小腿骨膜疼,腰肌劳损,膝盖劳损
浩:踝关节扭伤
尧:大腿肌肉股四头肌拉伤。
林:股二头肌拉伤
伤病评估
根据以上调查,并对伤病做出统计和分级,
下肢:
A膝盖劳损,有7人,伤病等级为轻度5人,中度2人;
B踝关节伤1人,伤病等级为轻度;
C软组织伤3人,伤病等级为轻度2人,重度1人。
腰背:
腰肌劳损2人,伤病等级为轻度
上肢:
手腕受伤1人:伤病等级为中度。
图手臂包扎图
康复期应避免的常见错误:
1膝盖劳损
有人以为膝盖劳损,需要静养,于是减少力量训练,同时保持跑和跳的训练,这是极其错误的,轻微和中度膝盖劳损,要保持力量训练,这样才能保证膝盖上下的韧带和肌群的力量强度,在运动中才会减少膝关节的受力,由于力量训练,发力动作相对于跑和跳来说,缓慢而且柔和。只要注意下蹲膝关节不超过脚尖,就可以将力量训练中的膝关节磨损降到最低。
长期的静养,只会导致肌肉的萎缩,会让膝关节和韧带更多的收到冲力,因此力量训练不可以中断 。 而中度甚至重度的膝盖损伤,需要通过静力蹲,从不负重或者专业器械开始,来锻炼下肢力量,特别是股二头肌的力量。
训练后辅以药物治疗,冰敷,高抬患肢,等方法,使膝关节的问题降到最低。同时相应的用缓冲比较好的地面如沙地,草地,来锻炼跳跃能力,将使运动员跳远能力进一步提高。
图:维骨力
2腰背伤
有人以为腰背伤,需要静养,于是放弃一切腰背的力量训练,同时保持跑和跳的训练,这是极其错误的,轻微腰背伤需要寻找无负重的替代练习,在佩戴护腰的情况下锻炼竖直肌,腹斜肌等肌肉。
中度和重度腰背伤要即使就医,并保证充分的休息,同时禁止参加跳跃的练习,但可以使用轻量的跑的练习作为放松手段,特别是腰背伤确证为骨质增生时,要更加的多一些跑的练习。
3上肢关节及软组织伤
由于下肢和腰腹训练不影响,上肢练习仅仅需要评估分析受伤部位,然后寻找替代练习即可,大多数的训练项目都可以利用健身房或者弹力带来替代,这样就可以规避受伤部位,同时起到锻炼上肢力量的效果。
如杠铃卧推换成哑铃卧推,颈后臂屈伸换成站姿站姿肘下压,
4以伤病为借口逃避训练。
冲刺阶段,除了三项以外,还有一个项目就是专项,是必须拿高分的,也是客观因素较多的一个项目,只要打牢了基础,拿满分都是有可能的,就看你投入了多少,它就给你多少回报。再严重的伤病,都不会影响专项训练。就算是什么素质都练不了,那么请去练习专项!
图:孔明
2恢复方案的原则
一切的康复训练计划,都必须以恢复伤病部位的机能为原则,队员要严格遵守训练计划,同时增加了解其中的逻辑和知识,慢慢做到“久病成良医”。这就十分考验教练员的经验和能力了,好比这只队伍要出去打仗,一个合格的教练员此时要变身为这支队伍的军师,而非每隔将军身边的监军。只有将每隔细节都考虑到,做到滴水不漏才能,战无不胜。
伤病恢复后,在保证力量强度的基础上,还要1-2周的适应期,可以恢复少量的应试项目的训练,慢慢向考试内容过渡。
总结: 一个称职的教练员,要平凡而不平庸。在体育高考冲刺阶段,应该是化身为班主任,理性的制定训练方针,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相对容易拿分的科目,放弃浪费时间有毫无收获的科目,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不能做学生的单科科任老师,不鼓吹水桶的短板理论,不抓学生某一个弱势项目去施压。但也不能放松对学生的监督,对有伤病的学生一味的静养,或者降低整体训练量,那样等于出工不出力,等于就是混日子,做给别人做给领导看。
对所做的分组训练计划,要随时的跟踪,把握训练的进度和队员的反馈,防止出现训练量或者训练内容不适,所造成运动员伤病加重的现象。一旦出了问题,要及时和队员商议,第一时间更改。
带伤病消除后,身体健康的运动员自然状态好,届时水到渠成,怎能不出好成绩?
另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后的康复知识,冷敷的重要性在这里再强调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