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进行了两次。见面时的豪言壮志似乎都不见了。在见面会上大家聊到希望写作课带来的成果,大部分人都提到自我审视,自省之类的作用。也有人提到说,希望写作课可以提供一个机会,去写一些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甚至讨论一些和社会道德标准不符的话题。回顾着两周的作品,似乎也没有看到什么惊世之言论。大家的文章一如大家展现给世人的样子,平平稳稳的。
我不知道其他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我在着笔第二篇的时候,我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心里想的全都是,我要写一篇大家都喜欢的文章。这个心态的来源并不是由于大家批评多么的尖锐或者不可接受,只是单纯因为被人夸赞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第二次课,我并没有得到我期待的评价。我开始被一种巨大的失落感笼罩着。甚至我根本忘记了当初自己来写作课的动机。我思考良久得出了一个结论:作者的存在是因为有读者。那些没有读者的作者怎么办?似乎只好切腹自尽了。
我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逃不开这样一个陷阱:我们为了获得别人的注意和称赞,做了很多我们本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比如我们大部分人有十二年的时间都准备同一个考试——高考。我相信,自己本身享受学习知识的人绝对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为了取悦父母或老师,或者希望比周围小伙伴成绩好而用功读书。
但不符否认,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当我们因为取悦他人或者试图获得奖励这种外部动机做事情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克服自己对这件事情本身的拖延和厌恶感,也要承受着事与愿违带大的巨大心里落差的风险。我的人生度过了许多许多由此引发的艰难的时期。虽然可能我比别人更早意识到追求他人的夸奖是多么无力的一件事情,我也一直在试图挣脱它的掌握,不过在不经意间,就像上面发生的事情一样,它总是会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出现,然后得意地朝我一笑:Got you.
后来无意间看到了这样一篇心理学论文(Amabile, 1985),它试图说明做一件事的动机对事情结果好坏的影响。研究者找来一群从事创造性写作的大学生们,分成三个组,其中两组分别给予他们写作是源于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机的暗示,另外一组没有暗示,作为对照。之后让他们创作一首诗,观察他们诗中创造力水平的变化。
分到内部动机组的学生们听到的是这样的暗示:
•你从阅读自己出色的作品中获得了很多乐趣
•你珍惜写作这个可以表达自己的机会
•你从你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新的思考和启迪
•你很满意你可以清晰,有表现力地表达观点
而外部动机组的学生们听到的是这些暗示:
•你相信,随着每年数十本杂志的诞生,自由作家的市场正在逐渐扩大
•你希望你的老师可以被你的写作天赋打动
•你曾经听说某本畅销小说或诗集的作者得到了财政支持
•你喜欢由于你的作品带来的公众声誉
学生们按照平均水平被分成三个组。在未受到任何暗示之前,他们的创造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受到暗示之后,外部动机组的创造力相对于内部动机组和对照组明显的下降了。这个实验说明,过多强调外部动机,会使作家们的创造力明显下降。其它心理学家们也在这个领域贡献了很多研究,他们发现,外部动机和奖励不仅会使创造力变差、影响人们做事的表现,而且,过多的外部动机和外部奖励会削弱内部动机。也就是说,当你受到越来越多的外部奖励时,你会逐渐对一件你本身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失去兴趣。
也就是说,我之前对待写作课的做法着实是中事倍功半的做法。
当强调了过多的外部动机给我自己之后,它不断地削弱我的写作初心,在我无法达到预先的期待之后放弃反而变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你喜欢的姑娘说喜欢弹吉他的男生,你打了三管鸡血,学的苦哈哈,半路发现姑娘施施然从高富帅车里走下来。这时候还学什么吉他,你看见吉他就会想起你追女神不得的经历。不砸了就不错了。
上文叙述的写作创造力的实验是Amabile许许多多动机心理学实验中的一个。你可能没有听过动机心理学这个名词,但你一定听说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它告诉我们说,我们需要首先实现我们的低层次的需求:吃饱喝足,然后才可能去实现我们的高层次需求。在60年前,这是动机心理学的支柱理论。然而随着动机心理学不断发展,心理学界也出现了各种各样反对这个理论的实验。比如在一些比较贫穷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低层次的要求虽然没有全部满足,但是他们依然追求爱情,向往知识,不少人生活的很快乐。现在的心理学研究则倾向于认为,人们的需求并没有清晰的高低之分,而是越内化的动机效果越好,越外化的动机效果越差(Richard, 2000)。
那么怎么区分内化和外化的动机呢?自然,最内化的动机是完全由兴趣和热忱驱动。最外化的我们可以理解成被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处在这两极中,我们往往没有对自己做的事情全然不认同,也并没有那种不顾一切要做什么的决心。所以,心理学家们又在这之中由最外到最内分了四级。
第一类人他们虽然人身是自主的,但是做事动机完全外化。比如什么事赚钱他做什么,炒股赚钱就去炒股,养猪赚钱就赶着去养猪。老板多发点工资就替老板多干点活,钱发的少了就消极怠工。
第二类人他们吸纳了很多外在规则,但是没有完全内化。所以这种人常常面临价值观上的冲突,比如是选择在大城市为了自己的梦想继续工作呢,还是回到小城市里做一份父母安排好的,安安稳稳的工作好。
第三类人会认同某些价值观,因为这些价值观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比如日本武士会因为荣誉感或者集体感效忠天皇,最后切腹了之类。
第四类人已经非常将内化动机和外化动机整合的非常好,但是外部动机带来的好处仍然是他们做事的一个原因。
我相信你像我一样,看了上面的理论已经对号入座完毕了。这四类人里面,第一类人最不幸福。他们的快乐完全取决于外部世界,幸福感极易变卦。第二类人是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不甘忍受生活的折磨,却又不愿意改变现状。第三类人由于价值观和行动统一,一般有着比较安定的内心生活。当然,肉身安不安定多数取决于你的价值观,比如不小心信了个邪教什么的。第四类人最接近我们的目标,只不过功名利禄仍然会打扰他们的生活。总而言之,这个理论告诉我们,越内化的人生活越快乐,而越外化的人越容易懈怠、不安和焦虑。
在大概两周前看到这个研究时,仿佛是一头凉水浇下,我清清楚楚地认识到我写作课的焦虑来源。在我们还都是孩子时,整天无忧无虑没什么烦心事,因为那时我们全都凭自己的内部动机在做事。玩也好,看书也好,并不是真的为了什么。当我们被拉到集体当中,大人们让我们互相比较,强行为我们的生活赋予了外部动机,那就是真正感受到失败的失落,痛苦,或者是“成长感”的时候吧。
当我们为一件事情赋予太多外部期待时,实际上已经输了一半了。为什么近来那种督促你读书学英语的微信群那么火,却没有多少人能坚持的下来。你自以为如果不坚持就发红包这个理由足以督促你,你相信二十一天养成习惯后就毫无压力的可以天天继续。然而由于非内部动机去做事总会收效甚微,就算说好的二十一天可以坚持,之后也会缺乏继续坚持的动力。
我之前在OA的哲学课上认识一位朋友,上课初期水平半斤八两,然而两门课后再见面,他已是各种哲学家如数家珍,各种理论娓娓道来。我当时心里想,果然我还是太不努力了。今天想起此事,才惊觉这是兴趣的力量。
如果你平时读书是为了聊天时显得很有学识,健个身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朋友天天去旅游所以你也要去,那么你自以为这些督促你“自我提升”的动机,其实才是你不幸福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