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课堂,感悟“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28年的时光,足以让青涩的学子步入成熟,也足以让一位教师的教学沉淀得愈发醇厚。当我再次坐在赵章留老师的课堂上,聆听“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时,心中满是感慨与欣喜。

赵老师作为我的大学心理学老师,28年前便在我心中埋下了心理学的种子。那时,他的课堂生动有趣,将复杂的心理学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呈现出来,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再次聆听他的教诲,依旧能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对学生的关怀。

“五育并举”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赵老师在课堂上深入剖析了五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

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一个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这有助于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智育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良好的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客观地看待问题,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减少因认知偏差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体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运动过程中,学生可以释放压力,提升自信心,这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美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参与艺术活动,学生可以丰富内心世界,调节情绪,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劳育则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成就感和价值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对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同样重要。

赵老师结合丰富的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他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同时,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在课堂互动环节,赵老师询问当下的幸福指数,我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听了我的发言,评价我是一个事业型的老师。老师的鼓励更坚定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28年的重逢,让我再次感受到了赵章留老师的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他的课程不仅让我在专业知识上有了新的收获,更让我在教育理念上有了新的提升。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以赵老师为榜样,努力践行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期待着下一次与赵老师的重逢,继续在他的课堂上汲取知识和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