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在山东泗水发源地讲学,当年孔子带弟子游春,在泗水边情境教学,从水身上明悟教育的意义。今带弟子在孔子观川处分享拙作,边游边悟,明日分享弟子思考。
泉林:子在川上叹千古
泉城济南名闻天下,泉乡泗水却知者寥寥,我也是偶然闯进这片“桃花源”。2500年前,孔子溯泗水,设讲坛,站在泗水源头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叹,声闻千古。
山不在高,有泉则灵
泉林,为泗水源头所在地,泗水文化的发祥地。漫步“渊源坊”,越过文武桥,高耸的康熙御碑锁定前方。右侧即为陪尾山,北宋时山上建有仁济庙,岁祀泗水之神;元代山旁又建泉林寺,遁世隐沦之士在此憩息题咏;明朝修建三坊六亭和水部工署等,点缀其间;清代又建皇帝行宫,康熙、乾隆十次驻跸。想象中的繁华如今已成散尽的烟霞。
陪尾山实在不算高,一二十步即能登顶,只能拾掇些往昔的碎片。这块不显眼之地,让人有点失望;而清泉激流,映带左右,竟成泗水之源,又令人惊喜不已。此山殊特,实因泉林东、南、北三面皆山,所蓄之水只能受压向下,不断渗透,于陪尾发泄而出,逐西成河。
传说有年曲阜大旱,孔子带弟子们祈雨舞雩台,途中搭救的海龙王太子小白龙,化身陪尾喷珠吐玉,更增添了陪尾山神奇的色彩。
泉林泉林,泉多如林。那星罗棋布的甘泉,或平地,或草丛,或断岩,或洞穴,无处不涌,无处不鸣,仿佛脚一踢,泉水就能钻出来。此时夕阳西下,岸柳摇金,泉花欲燃。溪中摇曳着飘翠的藻荇,挥动着天上的彩绸,伴舞于欢唱的脉脉清泉。山水唯美的画面,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时夕阳西下,岸柳摇金,泉花欲燃。溪中摇曳着飘翠的藻荇,挥动着天上的彩绸,伴舞于欢唱的脉脉清泉。山水唯美的画面,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
泉林中,唯黑虎、趵突、珍珠、红石四泉名气最响。就说那珍珠泉,一串串晶莹的水珠从泉底喷吐,大如珠,小如玑,聚散依依,如倾万斛珍珠,涤去世间凡尘。
广东肇庆鼎湖山听泉陶醉自然,陪尾山观泉群泉竞出堪称天下奇观。难怪《山东通史》称之为“山东诸泉之冠”,北魏郦道元誉之为“海岱名川”。
遥想琅岈酿泉,泉香酒冽,成全了欧阳修“千年醉翁”;而更久远的陪尾泉林,更是甘甜生香,成就了孔子“万世师表”。
泉不在深,有圣则名
泉林与孔子诞生地尼山为邻,相隔只有五六十里。在尼山孔庙东南角有一座高高的观川亭,传说是孔子观五川汇流,临川慨叹之地。昔我去时,空谷绝响,总觉得远眺不如近观来得亲切,来得深刻。
泉林有名泉七十二,大泉数十,小泉无数,泉溪相连,五步成溪,百步成河,作为泗水之源,更是生命之源,纷纷从陪尾孕育而出。泉群流量1.35立方米/秒,每天总涌量达12万吨。水文部门测定的这两个数字,让所有人都会心生感慨,而不仅仅是孔子独自惊叹。置身其中,眼溢耳灌,手掬口品,我想更能触动孔子对生命时光的理解,进而感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也是孔子所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真谛吧。
凡人遇水观之,是因为组成人体的70%源于水,人是天然的亲水动物不足为怪;而圣人遇水必观,是因为水有诸多德行,重在观察、体悟并效仿之。泉水滋润心灵,有八大公德:清、冷、香、柔、甘、净、不噎、蠲疴。众泉汩汩涌出,又似滔滔不绝地传诵着鲜活的《论语》。
孔子一生与泗水有缘。带弟子游春在泗水边,安葬地孔林在泗水边,又在洙水、泗水间的洙泗书院聚徒讲学,删述典籍,身后还被封为“泗水侯”。 孔氏家联也颇有描述:“尼山根柢家声远,泗水渊源圣泽长。”如今孔子学院开遍世界各地,尊崇孔子的日本,连城市名都叫泗水町。
浩浩泗水,引得历代名人随波逐流,寻找先人智慧的踪迹。唐代大诗人李白留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的佳句,宋代理学家朱熹喜形于色:“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康熙、乾隆祖孙俩多次东行、南巡,朝圣曲阜,驻跸泉林,立碑赋诗。
泉林映照着圣人的风采,岁岁年年,泗水之源不仅是生命之源,而是化为儒家文化之源。从此,泗河成了儒家文化的摇篮,洙泗文化则成了儒家文化的代名词。
斯是泉林,唯悟德行
观泉亭上方,立碑“子在川上处”,碑阴镌刻乾隆亲笔写书的七律诗。一生爱泉的乾隆,九次驻跸泉林行宫,留下的诗作竟达150多首。当年康熙在此“瞻眺久之,恍乎如有所得”,悟出“圣人之道,川流敦化,万古不息,与天地流水同期无终穷焉。”以文治国,就要行圣人之道,紧紧抓住本源不放,才有不竭的动力。矗立泉林中央的巨碑上的,正是康熙所悟的《泉林记》。
水乃真君子,也可鉴君子。孔子对泉林情有独钟,而不远处的青龙山之阴有盗泉峪,却是孔子“不饮盗泉之水”之地。圣人德行高洁,如泉林至清无鱼,不染纤尘,哪怕盗者持清泉待之以敬,也不愿沾污了自己的德行。
儒风圣韵之下,思绪亦受感染:孔子有七十二贤弟子,而泉林有七十二名泉,岂不正是他们的化身?我看那如文豹之突起,翻雪之成堆的趵突泉,就像伉直好勇的子路,其实子路就是泉林当地人,就是喝家乡甜甜的泉水长大的。孔子周游列国时,他一直负责御车和侍卫,在临难时结缨正冠,演绎了“君子死而冠不免”的悲壮。
这些聆听过孔夫子声闻千古的众泉,真的好似孔子的贤弟子一样听从教诲,珍惜时光,不舍昼夜地滋润大地和人类心田。
孔子游春,游出千古一叹;朱子寻春,寻得万紫千红。哪首《春天在哪里》的歌,如百泉鸣唱,源远流长,自在心中。
方塘,让朱熹悟出读书清鉴活水源头;龙场,让王阳明悟出圣人之道吾心自足;泗水,则让孔子悟出生命不息教化不止。那一句句启迪天下苍生的“子曰”,正体现了悟得生命本源,方能成就人生的终极意义。眼前的泉林,不再是泉林,而是奔涌800里的泗河;远处的泗河也不再是泗河,而是拥运河,抱长江,奔大海的一波波春潮。
身在其中,处处行宫。离泉林不远的泗张镇,有万亩桃园,朵朵桃花,灵秀山野,不妨给泗水旅游设计个广告词,似可叫“桃花源里寻春天”,唤醒这片圣人驻足却被世人遗忘的清流。
出世,吟啸林泉;入世,咏叹泉林。子若在川上,一定会思奔远方。
时近傍晚,不觉已成景区的最后一名游客。如果说泉眼曰孔,山冈曰丘,泉林恍若孔丘的化身,当我转身之时,即在记忆里定格,镌刻,化为永恒。
仁智写于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