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恩鑅(1808—1893),字镜波,原名銮,字听韵,龙游县城后高山人。道光十四年(1834)中式顺天乡试举人,咸丰三年以知县铨发广东,历任西宁、海阳及东莞、德庆、南雄、文昌、南海等州县,终仕于连州知州,升为道员,光绪六年(1880)致仕还乡,创滋福堂药房。
《平田行署偶成》
为我呼童径扫萝,一椽权住地无多。短檐日暮难棲(左土右桀),小署堂空鸽作窠。土产趁墟齐抱布,村民邀食大鸣锣。寒窗得暇寻诗句,欲写频将冻笔呵。
《平田行署续成一律》
繁华俗不染齐民,行到山间渐率真。为谨盖藏居黑暗,尽目粗粝饭红陈。市余破屋因兵火,身着长衫即富绅。唯有晓窗饶百舌,高枝一样早鸣春。
《吴越杂事诗》(百首选十)
衣锦军真衣锦还,锦旗鼓吹遍云山。可怜官爵封无数,树尽生春石不顽。
马上横戈岁月深,一生何暇费沉吟。李频五字虽无敌,可惜当年苦用心。
来朝恩渥宴龙池,燕誉还赓湛露诗。一曲琵琶弹内使,玉楼金凤献情词。
吴姬漫唱采莲歌,怎奈西湖水涸何?不是千夫开浚后,运河哪得运粮多。
当年族类数蝤蛑,奉使词臣笑不休。何事后人偏耆此,尚忧无蟹有盐州。
云木周遭夏亦寒,清池一曲绕向阑。曹源本是长生寺,充入斋宫建醮坛。
司宾才调自风流,不负扁舟事雅游。乡味虽佳归未得,一诗便许刺湖州。
快刀入阵电如飞,马上成功仗虎威。今日鲍家田尚在,玉泉万斛稻花肥。
貌作西昆着败衣,困于挦擆是耶非。他年送别彭婆镇,长短歌声带泪挥。
虎符龙节几盛衰,埋玉摸金字字悲。四十八年归故土,野棠花发遮残碑。
按:典皆出《十国春秋》。
《補帆中丞恩宪大人,寄示文闱即事暨述职留别诗敬步元韻请诲政》
襜帷暂驻只三年,七闽居然别一天。惠雨恩如时雨重,文星光借福星先。科场整顿期无弊,士子栽培幸有缘。料得公车齐北上,口碑传到五云边。
人生知足自无求,岂必輶轩遍九州。即此旌旗清外海,依然砥柱镇中流。瞻来北阙常依恋,攀住南辕尽挽留。非但还珠缘再结,此间望到宿云收。
梅花手植十三株,树得人还与木俱。致用用真仪作羽,应元元果颔探珠(辛未顺德梁得殿撰)事期有济多如愿,诚在无欺每若愚(公生平以不欺自励)好似棠阴随处爱,颂诗写尽墨盈壶。
癸庚两度辟文场,莫附鹓鸾共济跄。知己似公犹缱绻,属员如我竟颓唐。自慙蝉寂难成调,聊当骊歌急就章。几部新书一卷石,复图尺幅寄华堂。
又按:余氏恩鑅一脉以诗书画名世,渊源流长,枝叶可寻。父余可大(1758—1833),以善画闻名,为武庠生。子福溥(1847—1895),字滋泉,以知府分发江西,善画山水,尤喜画牛。长孙士恺(1863—1915),字子容,号庸伯,广东开建县典史,善画花卉翎毛。次孙庆椿(1865—1895),龙游凤梧书院山长,善书法。四子庆龄(1867—1918),字与九,号寸韭,江西候补知县,工书擅画。余绍宋,庆椿之子,更是名重一时之书画家与学者。文化之家族,三衢之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