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第一看欧·亨利的作品,是在哪一年。可能是在疯狂找书读的小学时代,也可能是在中学期间的课本上,还有可能是在埋头于图书馆的大学岁月......纵然忘记了什么时候看过,也忘记了都看过欧·亨利的哪些小说,但打开这本书,看每个故事的第一段,我就想起了80%的内容。是的,就算之前看过,我也仍然猜不透、记不住余下20%的欧·亨利式结尾。
今天读的这本《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是周远一翻译,北京联合出版传媒集团/万卷出版公司出的版本。两百九十三页,有些轻薄的小书中,精选了欧·亨利二十七篇小说,并将它们分聚在悲喜人间、情感迷宫、城市万象、摩登时代等四大主题之下,以典型的欧·亨利风格展现各行各业小人物的百态人生、喜怒哀乐的故事:
悲喜人间中,我们遇到了固执傲慢却是非常善良的艺术家们、可爱的马车车夫、奇奇怪怪的警察、徘徊在困惑中的流浪汉、深爱着朋友的老家伙......
情感迷宫中,解惑的丘比特、不知自己的女孩、失去与得到交错间的德拉吉姆、自以为可以斗败情敌的药剂师......
城市万象中,狩猎的南希、天堂室内的小姐、忙碌的证券经纪人、真真假假的窃贼、华而不实的建筑师、拆台的老搭档......
摩登时代中,幽默师的起起伏伏、命运之轮的辗转起伏、回合之间的悲喜、戏弄人的号角、多情的五月天、走遍世界却深爱家乡的世界公民......
在这二十七篇短篇小说中,欧·亨利的文笔一如既往地轻快幽默,语言诙谐易读,特别是比喻,贴切又不突兀,总让我不知觉地钦佩:这人怎么想到这样作喻呀!怎么能这么写!!太牛了!!!当然,这些都不是欧·亨利享誉文坛的特点。欧·亨利最强、也是最让大众钦佩他的地方,在于他对故事结构的处理:情节曲折且严谨、结尾出人意料并能引人想象,甚至还有醍醐灌顶的功效。由此,它带来一个属于欧·亨利的专有形容词——「欧·亨利式结尾」: 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凭借着「欧·亨利式结尾」及其生动的文笔,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热销一百多年,评价还高居不下:欧·亨利善于从小人物的故事中,勾勒人心,是一位读懂人心的大师。
我钦佩于欧·亨利幽默的语言,高超、精湛的文字功底,以及对故事结构的处理能力;但,可能我跟欧·亨利生活的年代与地域相距甚远,我无法苟同所谓大众对其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评价。私以为,这些结果的确是「出人意料」,却并不一定都「在情理之中」。如《麦琪的礼物》,购买超过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礼物就并不属于「在情理之中」;这样的赠礼更不能称之为「圣贤的礼物」。我可以接受亲友之间互赠礼物的做法。可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应该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相匹配,没必要购买如此高昂的礼物。从这点看,我还是喜欢杨白劳的红头绳!不是戴花才是美才是过年嘛!而德拉与吉姆,感觉就是另一个版本的玛蒂尔德(《项链》的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