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98,6-5-3,滕文公章句下5-3》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98,6-5-3,滕文公章句下5-3》

今天是丙申年辛丑月乙卯日,正月初一,2017年1月28日星期六。

春节快乐!

【"为其杀是童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

一.为义而战,也是行道。

孟子接着说,葛伯杀了这个送米肉的孩子,不仅绝邻国间友好相处的邦交之谊,而且杀害无辜百姓,这样的罪是大罪,成汤为此举兵讨伐葛国。对此,四海之内都说:"成汤不是贪图天下的财富,只是因为小孩无辜被杀,小孩的父母控诉无门而含冤不得其伸,所以才征讨他,成汤是出于为平民百姓报仇的心。"

天下人相信成汤,所以这样说。

二.洗心,如洗毛巾。搓了再搓,检查,发现不够干净,再搓,直到洗干净了为止。

打这个比方时想过"洗衣服",可现在洗衣服大部分使用洗衣机,没有切身感受;想过"洗碗洗盘子",餐具卫生普遍受到重视,但也有局限。后来想,每天早上洗脸用的毛巾,这是大部分人亲自动手的事儿。费这个劲儿,搜索用以打比方的一件事,只为说明一点,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里说的"洗心",要彻底才行。

彻底和不彻底之间,没有中间值。要么是彻底的,要么是不彻底的。不彻底的,体会不到彻底,哪怕一丝一毫的沾点儿边儿的意思都体会不到。不彻底,却又说能"多少明白一点"的,那是自欺欺人的鬼话。事实上,哪怕"只是差一口气儿",也是毫厘千里之别。

如果不是每天做四书日课,如果不是依照着圣人之言每天反省,我绝无机会认识到自己身心上有那么多毛病。相反,过去老觉得自己特委屈,为啥呢?当一个人老是觉得自己啥都对时,稍微遇到点儿事就会觉得自己受委屈了。

现在的我不会觉得委屈了。不是因为都顺了,而是因为,每天只要一反省,就有一大堆毛病在那儿排着队等着我去改正呢,我哪有时间委屈啊。

如果没有这两年的日日反省,事事逼问,反复洗心,只怕葛伯之罪没本事做得出,葛伯之贪欲必将日积日炽,则今日之我跟禽兽何异呢!

细思恐极。

三.不谋千秋,必争一时。

今天是大年初一,一年初始第一日。

醒来时是清晨四点半,读了一小时书,又睡下了。再醒时六点半。睁开眼睛时,我需要刻意抑制住内心的狂喜,才能让自己保持冷静。我在脑中反复回放、反复体认,直到确认无误,这绝不是空穴来风一时之想,这时,才敢笑出声来。

去迷障,开天窗。

今年春节,或许是此生成长最为巨大的一年。

深深感恩,尤感庆幸。

清晨读物是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前一夜临睡前是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和熊十力先生的《新唯识论》。它们仿佛联手演出了一场妙不可言的新年交响乐,竟然以如此神奇的方式,帮助我打开蒙昧已久的脑袋,让阳光照进黑洞洞的脑袋。

现在,我可以确切地说,每个人的世界感是不同的。正如今晨之前的我和今晨之后的我一样。从心理角度上审视的我和从社会角度审视的我,世界展开的意义反映到心胸之中,从图景到意义,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离题并不远。就在门前。

如果一个人囿于私我之世界,世界再明亮,他还是黑洞洞的他;如果私欲不除,既使以天下供他,犹厌不足;则此人必争争争,争为眼前一切,眼前一切即为世界全体,不念来处,不思将来,勇于争取。

这就是葛伯。

反过去,克尽私欲,居仁行义者,这就是成汤了。

小我大我,分殊在今日。以此为记,念觉醒之知,念兹在兹,刻刻不离。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