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不是教你诈》,想到我听到、见到的一些事。
单位新来的小米,是个单纯、直接的小姑娘。她一直看不上旁边工位的男同事。那个男同事在社会上混了几年,为人行事与小米是两种风格。
“他让人事部帮着签个字,还要给人事部小姑娘们送点零食。这不过是人事部的本职工作嘛。”小米不屑地告诉我。
“还有,他为了多赚钱,总巴结领导眼里的红人,我看过他给红人送过一盒名烟。”小米还气愤地和我数点了他的其他种种恶行。
后来我因为工作关系,和这个男同事有了些交流。我发现,他是个很能体谅别人的人。有一天由于他工作进度问题,导致我跟着加班,等他收工我才能回家。他提前电话和我道了歉,第二天中午请我吃饭,下午又给我买了一些点心。一切做得自然诚恳。
而这些都被小米认为“油滑”。
过了几天,小米自己又改变了口风。“他人也挺好的。那天我有个活做不完了,他二话不说,就接了,帮我很大的忙”,小米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其实,这个男同事,擅长与人结交关系,会送礼,知道怎么做维持自己的生计,这是一种能力。为何这会让小米这么气愤呢?
我们八零后一代很多人自小就被教育要好好读书。除了读书之外,很多事情都没意义。这源于家长有限的认知、社会提供的成才渠道狭窄。结果,很多人长大后,只学会了从书本看世界。在他们心里,只有书本上教的黑与白。世界是五彩的,他们硬要把各种颜色纳入非黑即白。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他有欲望,有底线;有经历、地位、年龄差距带来的与人隔阂;也有对别人的理解与体谅,或多或少;有吃亏后学会的察言观色、职场伦理;有违背衷心做出的折中选择。
我们的学校无法教会这些。在学校里,我们听到的都是“退一步海阔天空”,“邦有道,危言危行”,“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终身如此,可谓君子”。而教导我们这些话的人,又没有提供让我们学会灵活应用的场景,却把这些话变成了我们看世界的一个标尺。
小米只能在逐渐适应社会之后,慢慢学会学校里没教的东西了。
书中提到了朋友借钱的事。我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同学,小G和小尚。
小G直到大学毕业,都还记得小尚还欠自己300块钱。那是上初中时借给小尚的,十年了。小尚那时感激不已。那时,300块还是很大一笔钱。
小G心里怪小尚这么多年不还钱,自己也不好意思催要。一年延一年,慢慢地,这事,自己都不好意思重提了。
他哪知道,小尚也在为难呢。小尚上学时,没钱还,慢慢地,见到小G就躲着。因为小G一出现,就等于提醒他,自己还有件“欠”着别人的事。
到了高中,居然还和小G一个学校。小尚心里真是叫苦。仿佛压在心头的一块乌云。偶尔迫不得已打照面了,俩人的表情也都不自然。曾经的亲密无间荡然无存。小尚和小G几乎没什么来往了。
后来小尚大学毕业了,工作了,有钱还了,却没法开口重提这件事。
直到有一天,小G急用钱,厚着脸皮打电话问小尚要。没想到,小尚很痛快就给了他,还说:“我一直等着给你,就是没机会”。俩人总算了却了这桩心事。
小尚一直欠着小G,自尊心就矮了一头,自然就不愿见到小G。感激之情变淡。如果当初小G催小尚,小尚也许会想办法凑钱。俩人之间也许不会别别扭扭这么多年。
当朋友向自己借钱时,提前说好自己什么时候会用钱,请朋友届时还钱。时间到了,提醒朋友还钱。不要太相信朋友会主动还钱,那是少数。
有时,有恩与他人,看起来你赢了。但要给别人还情的机会。否则,会给他人带来过多的道德负担。恩将仇报的故事,当事者不一定没有一番委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