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佛系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佛系”一词,最近出现颇为频繁,从“佛系恋爱”到“佛系股票”,渗到到生活的诸多角落。“佛系”被当下大众推崇的原因是否真的是“可有可无,无欲无求”的生活哲学衍生而来?

我看这样的理解未必全面。

为何称为“佛系”,究其因果,当然应当从“佛”字入手。毫无疑问,在众人眼中,佛家一直给人的思想就是无欲无求,活在当下,不执着得失,由此衍生的“佛系“因而又被很多人标签为不思进取,饱受“一个亿的小目标”者所诟病。

佛学果真如此消极吗?我看未必。地藏王菩萨发愿不能救赎所有众生就不成佛,这样的愿景,小目标者又何能相提并论?佛祖割肉喂鹰,这样的无私无畏,当世可有?

我心中的“佛系”,应当是有一个目标,并为此而奋斗,但不计较结果。凡事以结果论,正是当下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任何人,凡事定一个目标为终极考核标准,不达到就视为失败,正是这种导向,社会风气浮躁,达到就可以,无论以何种手段,无论牺牲多少,没有人体恤达到过程中的付出。试问,如果没有层层所谓“失败者”的累积,会有成功者的高台?如果没有凭结果论,人做事就会沉下心来,为结果默默付出,没有人质疑你今天完成了目标的多少(你离所谓的成功还有多远,你真的知道吗?),做事过程中心安理得,难道不值得推崇?

儒家提出的“中庸“,归根到底,是盘算计较各种得失,并以此让自己处在最有利的(可进可退)位置,”佛系“所倡导的,应当是一种长期目标的追逐,更为纯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佛系”一词,最近出现颇为频繁,从“佛系恋爱”到“佛系股票”,渗到到生活的诸多角落。“佛系”被当下大众推崇的原因是...
    小小阿四阅读 2,981评论 1 0
  • 1973年时任美国广播公司副总裁的迪勒,还是黄金时段节目的负责人,他打破了一个记录:以330万美元的天价,买下了电...
    一米霞光阅读 3,555评论 0 0
  • 老来常怀年少时,竹马青梅共娱欢。两情相悦深深爱,企盼与君结结良。 舅母不成外甥美,舅父无奈回天难。数十春秋弹指过,...
    南柯壹夢阅读 2,778评论 0 0
  • 第一次见他是在公交车上,车上除了司机,我和朋友,就剩下他。他脚边放着吉他,琴包是黑色的。 他坐在老弱病残座第三个位...
    犹岸阅读 3,180评论 5 7
  • ①�加上午休的时间,全天睡眠时间才5h34m,眼干脑胀。 工作5h20m,效率较高,可能是为了能及时和将要休产假的...
    3组30彭唯婧阅读 1,292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