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改变分为两步,缺一不可。首先,要从认知上进行改变,曾经有一对同卵双胞胎,生活在残酷的家暴中,从小时候起,爸爸不但会殴打妈妈,还会对他俩动手,痛苦是他们童年的主色调,在他们30岁那年,一位心理学家去访问他们,当他看到这两家人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中一个人生活的乌烟瘴气,就如当初虐待者的原生家庭一模一样,而另外一个生活得却温馨有余,亲人之间都互相表达着爱意,心理学家太好奇了,同样悲惨的原生家庭,为什么长大后的两个人,一个的家庭成了天堂,而另一个的却成了地狱。没想到,他们给出了相同的回复:“我怎么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双胞胎两人回忆起自己的父亲,不约而同对心理学家说“你知道他对我们做了什么。”,其中过得糟糕的那个人言下之意是,遭受如此的创伤,我怎么可能过上不一样的生活,而另一个却认为,我怎么可能再去重复这种痛苦的家庭模式。一卵之中,两个人的基因差异不大,生长环境也大致相同,决定他们不同的是,他们对一件事的认知彻底不同。
所以,你想走出童年阴影吗?你想在公众面前讲话吗?你想从事一件从没做过的事吗?你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吗?恐惧还是挑战,其实是自己说了算。第二点,除了认知上疏通自己,我们还要从行为上进行改变,你的行为,你所形成的习惯,能够实实在在的改变你的认知。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害羞得要死的男人,如何走上T E D演讲台的故事。小时候,蒋甲生性敏感,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六岁时,老师决定开一堂“公开夸奖课”。40个小孩,一个一个站起来,被轮流表扬,他排倒数第三个,轮到他的时候,孩子们累得连鼓掌的劲儿都没了,他记得这件事的所有细节,也从此最害怕公开讲话。“我死也不要再经历这种事情了,在众目睽睽下被拒绝”。他14岁时,比尔盖茨来北京演讲蒋甲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征服世界。并写下了一封信:“二十五岁之前,要开一家‘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买下微软’。”,打波直到三十岁时,他还没有开始创业。每当有一个新的想法,想要在公众面前提出时 ,他都瑟瑟发抖,一如二十多年前那个六岁的小男孩,终于鼓起勇气创业的时候,在争取投资时“又再次被拒绝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大胆上网搜索“如何克服被拒绝的恐惧”,终于搜到了一个改变一生的结果。
根据暴露疗法,他做了100天的疯狂被拒实验。其中包括,跟陌生人借100块钱,任性地索要一个免费的汉堡,走进一家街头星巴克,要求做他们的迎宾员,在陌生人的花园里种一盆花,其中有拒绝、有嘲笑、有冷眼,他学到了很多,包括在被拒绝的时候,多问一句“为什么?”。在100天中的一个日子,他来到一所大学,要求在那所大学教一堂课,这算是他未完成的心愿,当然,名不见经传的他被拒绝了。当他尝试第三次拜访教授,教授被打动了,教完那堂课,他哭得像个孩子。“拒绝曾是我的诅咒,我的梦魇。它困扰了我的一生,因为我不敢面对它。”。后来,他开了一个100套拒绝实验的博客,试图传达“没有永远的拒绝,你只是暂时不被接纳”。我相信,蒋甲的100天中,充满了对被拒绝的恐惧,站在陌生人、售货员和教授面前,他肯定还是会害怕,心脏砰砰直跳,一个人的心魔不可能那么好克服。但从舒适区跨越到成长区,在行动上建立一种被拒绝的习惯,久而久之,思想也不会再动弹不得了。作家丹·米尔曼Dan·Millman在《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中,说过这么一段话“要改变人生轨迹,就要从两种基本方法中选择。第一,你可以指引你的力量和注意力,用它来整理思想,集中精神,巩固力量,释放情感,想象乐观结果,从而使你最终获得自信,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做出承诺,获得充分的激励去做你想要坐的事,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去做。”。
二十岁的迷茫,二十五岁的焦虑,三十岁的倦怠,我们想改变的事情有很多,如果你想要从今天开始坚持看书、背单词、减肥、写论文、好好学习;如果你不想在该睡的时候玩手机,该起床的时候赖着不起;如果你想停止抱怨,不用情绪伤害自己和他人;如果你想摆脱讨好,摆脱焦虑,摆脱愤怒和不甘;如果你想改变自己,不想再努力初见成效时被反反覆覆地打回原形,那么就尝试这三件事。
首先,你得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改变?如果你发现他和你的秉性相驳,果断抛弃他们,寻找下一个能够让你激情澎湃的目标。第二,从认知上清扫阻碍目标的所有消极思想,如果它对你还不够重要,你就会不断地找到借口,小到没时间大到原生家庭,这些借口是需要你一一去鉴别识破的。第三,不要有任何的犹豫,不惜一切代价,立刻开始行动,就现在,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认知会拖行动的后腿,还是你的行动会拖认知的后腿,这两个在一起的叠加效应,会让你爽到飞起。但请你永远别忘记,改变是我们探索生命的本质,它会让你恐惧、难受、担忧、痛苦,但度过它,它就能让你开始蜕变。你一直都可以选择,是向前一步走向成长,还是退后一步走向原点,就像维克多弗兰克尔在《追逐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说的那样“人最后是自我决定的,人不仅仅是活着而已,他总是要决定他的存在到底应该成为什么?下一刻他到底要变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