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wm197049)
有一副好耳朵真是件幸福的事儿。听风吹,听雨淋,听灯影下青石路上杂沓远去的脚步声,听晨间鸟鸣树摇花开放。尤其夜里,各种各样宏大细切的声响,偎着软绵绵的被子,睡得更加安逸,外面是声响,里面是鼾声。
听觉是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我尊重爱听、会听并且擅长听音儿的人,
他(她)们属于情感相对更丰富的人,本身他(她)们获得世界的信息也比别人更强。于是,他(她)们阅历稍显丰富,他(她)们感触更加细微,他(她)们声音拿捏委婉,他(她)们做事儿更到位准确。优秀的听觉,是他(她)们的财富。
当然,擅长聆听的人,也有更多的烦恼。一副灵敏的耳朵,一颗精细的心灵,会使得思虑颇多,也很容易想象和联想,就成了那句话:不由得操心。因为心灵会根据声音描摹出自己听到的图景,继而推究想象,分析原因。而时间又随之附和其中。所以,听觉灵敏的人,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即便不多愁善感,也会思虑过度。
我相信,粗声大气说话的人,大多是听力薄弱的人。因为人都有个特点,听来多大的音量,说出也是多大的音量。输入的怎样的信息,输出也是大概怎样的信息。就好比一个乡下人到了城里,和文质彬彬的人说话,他(她)会被袭染得低声缓语,和一个爆粗口的人交往,他(也)也不觉得稀奇,甚至会想:城里人不过,也如此。
所以,对于听觉来说,输入决定了输出的音量和质量。由于某种原因提高说话的分贝,或者偶然变得婉转和懦弱起来的声音,一定是有原因的。
当然,不排除大脑对于耳朵输入所加工的过程,总体而言,会说的人并不一定是会说,而是会听。能够从听的话语背后得到说的深层意思,那就是擅长听的人,是动脑子听了。因为好多时候,双耳捕捉外界的声音,细切微妙的听,是一种生物的能力,双耳捕捉外界声音背后的动机和角度,甚至态度和原因,却是一种心理的能力。
这就是听的高妙之处。
我爱听。从对方的语言听出了停顿,从对方的遣词听出了素养,从对方的语气听出了态度,从对方的逻辑听出了理智,这也是个修炼的结果。
因为听者的对象是说者,说者的对象是听众。任何一个讲述者对于与他(她)同频率的人,都会欣慰并加赞许的,这就是“听到说者爱说”。因为对方懂得,并且同频,愿意听下去,赞许而引导对方说下去,这样的话,没有一个陈述者不会快乐的。如果听的人技术高超,并且寥寥几句稍加引导,对方的他(她)会把心思都掏出来。
当心那个爱听你说话的人!
有时候他(她)是最亲密的朋友,他(她)也有可能沦落为最危险的敌人。因为,他懂你,懂得,懂得,懂了,就很容易得到你,进而操控你,绑架你。
爱听、会听、懂得听的人,都是你的好朋友。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需要倾诉,大家有太多的感慨和意见,都需要一双诚恳的眼睛注视着你,一对忠实的耳朵听你灌输。牢骚也罢,感慨也行,哪怕你天马行空的白日梦,空穴来风的无稽之谈也需要有出处。
所以,这个世界最缺乏的就是忠实的听众,最诚恳的爱听者。我恰恰是这个角色。
喜欢别人把自己的心态和盘托出,也能够听出他(她)的经历、家教、素养和感情诉诸。我当然相应地懂得,听一个人,其实就是认识世界的最佳方式。从佛缘的角度来讲,心灵之间的交流,本是最好的缘分;从讯息的角度来说,这个世界,如果你想亲近,那么,最好是亲近最有灵性的人;从方式上来说,最尊重、最捷径、最生动、最人性的方式,就是前去倾听。
带上你的双耳,前去倾听。
倾听的人是低姿态的。最尊重你的人最喜欢用耳朵去听你,喜悦的,烦恼的,可以这么说,每一份烦恼就有一份倾听,有话无处听,有心无话听便都属没有找到知音。
听,当然也是最好的一种享受,当你明白有人不会听,不懂得用心听,或者有人压根儿不曾用心听别人的时候,你真会为你的能听并且听得懂而愉悦了。能够低姿态用心听一个人愿意说出来,你本身就成了他(她)的好朋友,你正在享受人家的精神财富呢。(wm19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