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冲里的“土地老爷”见到我们每天在他那儿割草很辛苦,为鼓励我们,竟悄悄地布置一些美丽的景色给我们分享。
在羊牯垴山冲靠中南水库的地方,有一大片的荒地,地形很开阔。秋天来时,雨水少了,水库的水位每天都退缩一些,整年浸泡在水里的平整的泥地露出了光滑细腻的“庐山真面目”。被每天温暖的阳光所“亲热”,还有和煦的山风,经波涛的传送,来到这新出现的“舞台”上“转悠”,身为“地主”,“泥面”也按捺不住有所表现,乘着安静夜色的掩盖,没有任何东西的打扰,占据了水库边一大弯角的大片泥面,像变魔术般,变成了无数块标准的正方形的小泥块,四个尖角一齐翘起来,颜色也由灰暗变成了偏黄的白色,远远地望去,有点像“鲤鱼精”身上那与众不同、有立体感的鳞片,也有点像规则地摆在晒谷场上,需要晒干的瓦坯,还像婶婶们整齐地排列在木门上、暴露在太阳下、需晒干的番薯糕。但走近看,单就一片来说,像是吊在华丽的大厅中间的大的灯饰上、其中小小的彩灯头顶上的四方形半透明的“帽子”。
我们一大早来这割草,最先发现这原封未动的美景,还没有受到哪怕是一丁点的破坏。我们兴奋地靠近,瞪大眼睛远近左右都看个究竟,像是一群头戴美丽的“帽子”、脸上似小丑角一样“化装”的凤头百灵鸟,飞到了一大片刚刚盛开的、散发着浓浓香味的花丛边,不停地摆动着小脑袋,不知道是给花朵编号呢?还是寻找里面的小虫或是想从哪朵开始学蜂鸟采蜜。我睁大眼睛扫描了一阵,也发现不了什么瘕疵,这是我们小孩怎么也做不到的,再看真切些,只见那些片片之间的空隙里,全部都是银光色的细沙,方形的片片像是小船一样,都浮在细沙之上。拾起一片来欣赏,稍稍用力就折断了,手感特别润滑,整片都是由面粉那么细腻的黄泥紧紧地粘合在一起的,中间找不出半粒沙子。再往地势低些的下一丘去观察,泥片又大而厚些,四个角翘不得那么高了。再往更低一丘去看,方块裂缝处已不见沙子了,方块角也不能从底泥上分离了,只见那裂缝蛮深,里面还藏有蟋蟀,土蛙、石蛙、蜈蚣等各种小动物。
同样有着荒地的戴家冲,却没有这样的美景,那是因为羊牯垴冲的特殊性,两边山的土质不同,以梯田为界,我们队的山上沙性重,而对面中山大队的山上,泥性重,下大雨时,通过梯田边的水沟,沙和泥一起冲向水库边,在水中,沙重而泥轻散,经水的涤荡,沙驻下层,泥驻上层,待露出水面后,成为了平坦的荒地的表层,经太阳和风的力量,水份蒸发了,泥因有黏性,定要局部收缩在一起,让出部分空地方,而散沙没黏性,在失去空隙里水份后,还是原样分散着,这样泥层就由一整块各处开裂,变为无数的小方块。只因经过在水下长时间的调和,整丘地里的泥拌得特匀,粘力完全一致,所以泥块都一样的大小。在这僻静青翠的群山环抱之中,碧波荡漾的水库岸边,轻轻的白蒙蒙雾纱笼罩之下,突然出现了鬼斧神工的杰作,多少有些出乎我们小朋友的意料之外。“土地神”馈赠给我们的下一个令人惊喜的“礼物”又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