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小册子,小到只有硬币一样的厚度,随意可塞进牛仔裤的口袋。整本书由几十封信件组成,没有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也没有曲折情节抓人心魄,更没有跌宕情绪让人起伏。有的只是平静如水娓娓道来,也正是在这如水的平静中,一个极度美好的世界跃然于纸上,为我们诠释了人与人间最质朴,最纯洁的友谊。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查令十字街84号是英国一家旧书店的地址。弗兰克是这家旧书店的店员,他博学、睿智、亲和,深受大家的喜爱。远在美国,海伦是个才华平庸的穷作家。她是一个开朗、善良、有些小脾气的女孩。这两个大洋两岸的毫不相关的人,因为对书的热爱连接到了一起,开启了长二十年时间的书信之旅。
故事开始于海伦在报纸上偶然开到的一则广告,通过书信和邮寄钞票,从英国的旧书店购买便宜又精美的旧书。海伦的生活穷困潦倒,一直都住在狭小阴暗,老鼠横窜破旧公寓里。沉浸书的世界,是她生活里最幸福的事。她对书给抚慰,感激不已, 同时也对远方为她寄来精神粮食的伙伴充满感谢。
信件的另一头,店员弗兰克收到海伦的购书来信。他也是个爱书之人,所以能与几千公里外的炙热的爱书之心形成了共振。弗兰克每次都给海伦准备她最想要的书。弗兰克了解海伦的品位,为了让海伦得到最好的书,他会早早预留一些珍贵的版本。
海伦是个友善的女孩,不只弗兰克,她和旧书店的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了朋友。他们也爱这个纯真的姑娘,争相和海伦通信。在美国物质困难时期,海伦给他们寄去肉类、鸡蛋。她的朋友也给回应礼物和感谢。可如果认为海伦是一个安静、毫无个性的傻白甜,那就错了。海伦对书有独到的品味,她爱旧书,爱书过去的主人在纸面上的勾勾画画和各种笔记。这样她就能和读过这本书的人达成精神上的联系。当弗兰克误寄一本新书后,会惹得她大发雷霆,随即回信一封,斥责店员们该死的过失。但海伦依然爱着弗兰克和弗兰克身边的朋友,她委托在伦敦的好友帮她看看查令十字街的样子。可她自己,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未能见到他的朋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弗兰克有一个的妻子,贤惠、持家,但没有多少文化。在精神上他与海伦上的共同之处更多一些。这并不妨碍弗兰克是一个好丈夫,他对妻子不离不弃,也爱他的孩子。至于弗兰克对海伦是否有超越友谊的感情升起,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那封临终前还未寄出的最后一封信中,对海伦的称谓换成了“亲爱的”也给了读者更多的遐想。
这个故事在今天依然会让很多人动容。书里的每个人都是善良可爱的,他们为完全陌生的朋友送上最真挚的情感。这种朴素的情感是现代社会罕有的,所以今天格外珍贵。在商业社会里,友谊被贴上了价值符号。人与人的关系成了一场明码标价的兑换,如果换不得现世利益,那这样的关系便是无用的。“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一个“靠”字赋予了人际关系里的所有意义。但所有关系最终都变成买卖关系,活生生的人也会最终成为一堆没有灵魂的冰冷数字。人是需要关系,需要情感的,这并非利弊的计算,而是来源本能需求。
海伦用一生证明了她的确是个没有才华的作家,但是她用一生的故事带来了这部传世经典,这是一本小书,它只有硬币的厚度。可以确信在你翻阅之后,你再也不会把它随意塞进牛仔裤的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