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1300字,阅读需4分钟)
六年中最后一次接力赛结束了,各种原因,我们班的名次历史最低。听到六班勇夺第一的欢呼声,孩子们在操场上就闷做一团,似乎在哀悼失去的“千年老二”。
回到教室,恩西再一次发声:“早知道这么差,我就不奋力一冲了!”我拉住他:“换个思路想,如果没有你的奋力一冲,我们的成绩可能会更糟。”思考后的恩西,点点头离开了。面对失去往日活力的教室,我提高嗓门说:“别灰心嘛,孩子们,以后还有机会的。”谁知拖拖拉拉的传来几声:“没有了,这是最后一次。”“初中还有接力赛呀,到时候继续努力。”我边说边走向门口,却看到麟云兄垂着头,盯着脚,嘟囔了一句:“可是再也不是这个班了呀。”
再也不是这个班了,是的,大家六年的交集即将结束。我站在后门口,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内心却被离别的号角搅的七零八落。
从未想过,这么快我们就要说再见了。恍惚间,你们还是那一个个稚嫩的模样: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读绘本,每次吃鸡腿总要凑到我的手机前合个影,亦或者远远看到便飞奔过来抱紧了我。可如今,站在你们旁边,相较个别孩子,我已经矮了一个头;想同你们亲近时,脸上有了羞涩和不情愿。可是,亲爱的孩子们,我知道,羞涩的背后是你们用另一种方式在表达爱。
那天,六班的几个孩子给我写信,描述我的温柔、宽容和爱带给他们的温暖与动力,眼睛很快就湿润了。在六班,我只需要做好科任老师,有大把的时间调节上课氛围,耐心地就自己的学科进行引导、鼓励。六年时间,我极少呵斥六班的同学,因为觉得许多小错误都是可以被理解,值得宽容的。所以,他们会偷偷地做比较,因而“温柔”一词才数次出现在几封信中。
可在五班,我不知你们私下是如何评价我的。但我知道,每一次班上出现问题,需要群体性解决时,我都不得不端着班主任的威严,阴着一张脸,逐条陈述危害,对你们的言行进行规范。或许每到这个时候,端坐的你们,应该在心中产生过无数次厌烦吧。
我告诉过你们,作为班主任,我不可能只关注自己的学科,我更希望你们在各个学科都能汲取到成长的营养。所以,课堂纪律这一块儿是重中之重。以前在启蒙楼学习,我常常透过门上的玻璃洞观察你们上课的状况。现在想想,挺好笑的,讲的眉飞色舞的某人,一瞄见我,立刻端坐听讲,更有甚者,还假装好人,提醒依然在说笑的同桌。天性使然,可以理解,但绝不能姑息。随着年龄的增加,你们的规则意识也越来越强。五年级,美术老师告诉我你们听课越来越专注认真,配上本就具有的灵性,好作品越来越多。那一刻,我的自豪感爆棚了。果然,你们就是我的二宝——听到夸你们比夸我自己还开心。
体育大课,还未打铃你们就回了教室。面对我的质疑,你们满脸笑意并略带得意的说:“每次我们都是最先离开的,因为纪律最好。”凝聚力,确实让你们越来越好。
排练绳操时,看着你们向前奔去,整齐、有张力,踩着节拍,随着律动,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我不止一次感叹:真的长大了!
你们长大了,即将奔赴各自的未来。可我,真舍不得。以后,是否还会有人能读懂我的眼神,立刻安静,端坐?以后,是否还会有人嘈嘈着要分享我的零食,方便面?以后,是否还会有人能在课堂上与我默契配合,共同演绎语言的精妙?或许,或许有吧。可都不再是你们,我生命中用数倍教育情怀滋养出的第一届孩子。只因,我们终将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