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这块难啃的骨头
咸丰十年,曾国藩终于获得了实权被任命为两江总督。但是一年多后,在他们拿下安庆的同时,他失去了那个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砥砺、相互敬佩的一生挚友胡林翼,跟他斗争了十二年的君上咸丰皇帝也驾崩了。
在湘军的安庆之战中,曾国藩的强大的定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只要他认准的,他就会排出一切干扰,争取一切机会,去将胜利的可能变成胜利的现实。
第一次考验,皇帝下旨任命他为两江总督的条件是,要他立马撤军安庆,攻打绿营所失苏、常。他拥有强烈的全局观念,分析了大利大害后,接过两江总督的官帽,坚决反对撤围安庆。经受住了第一次考验。
他们围守安庆的过程中,太平军为救安庆之困多次采用了“围魏救赵”的战略。一次攻打守备薄弱的武汉,作为湖北巡抚的胡林翼,急得吐血,想撤安庆之围,回救武汉。但曾国藩坚决反对,留兵死守安庆,他的这一决策,一旦武汉失守,他必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这是第二次考验。
第三次考验,眼看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皇帝仓皇出逃承德,发文令曾国藩火速派兵赴京。虽然以忠诚自命,这一次曾国藩却没有赴援。安庆一旦撤围于平定太平军的大局而言势必功亏一篑,而北京失守已经是无法改变的定局。此事无益于北,有损于南。
正是由于曾国藩的审时度势和超强定力,安庆迎来了胜利。他立书捷报,但咸丰皇帝死前也没能收到这个好消息。好朋友胡林翼也肺疾严重,再加上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君上的驾崩让他悲痛万分,也撒手人寰。
曾国藩的军事战略有一条基本原则:致人而不致于人。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战略安排行动,而不是按照对方的战略安排行动,
主气常静,客气常动,客气先盛而后衰,主气先微而后壮。故用兵者喜为主,不喜为客。要善于表客为主。
反客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