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朋友看了一部评分颇高的电影。她被主人公的浪漫爱情感染得不要不要的,从走出影院到回家,喋喋不休地回味记忆深刻的瞬间。
看着她沉醉的样子,我也跟着回忆起了剧情。这次是临时逛进影院,一场无准备的观影,还迟到了几分钟。影片中主人公一直在匆匆忙忙地工作生活,剧情也跟着变化很快。两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邻座小伙子的爆米花还剩一半呢。从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我印象深刻的是西方式的几段冷幽默,剩下的便是思考,从历史角度思考所折射的社会现象。
我一贯喜欢专注地研究事物,现在形成了一个习惯,观影之前,首先看看谁是编剧,主演的男女主人公是谁,对时间,地点,大概事件等做一了解,而后对其风格做一个大概的合并,自己去合理想象故事情节,再在观影过程中去验证这种预判。但仅仅是了解点大概,从来不深入剧透,即使再好奇,也不想打破那种首映效应的神秘感。
在观看完影片的一两天里,会思考着做一个评价,写一篇影评或者随笔,尽可能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总结一个中心思想,提炼影片所要表达的社会意义,最后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写完后,会看网上的各类影评,尤其豆瓣和知乎的必看,了解别人的观点和自己有什么区别。
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得深刻的影评,几乎都是一种独到的思想,各有千秋。有的人站在故事的角度综合点评,有的人站在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主人公角度解读。看得多了,再回味自己关于这部电影的整体感官,然后从中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在自己看来,这便是对一部电影最完美的欣赏。
爱情,一般都是电影的线索和高潮。因为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中最普遍和微妙的东西,也是许多人所追求以及向往的,必然是看点,正所谓无爱不欢。一部好剧,一定也有着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线索贯穿其中,最后,让观众因此记住了荡气回肠、穿越时空的剧情。真的比较佩服编剧的思维能力,尤其现在出道的一些八零后编剧。他们还没有那么多的人生经历,却写出符合逻辑常理以及历史规律的好作品,实属不易。
许多时候,我们消费电影,仅仅是奔着某个明星去看脸舔屏,或者为了放松休息、打发时间、制造浪漫……一部再好的电影,也鲜有人梅开二度。一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也就两个多小时,但影片后面编剧写作,导演拍摄,剪辑,宣传上映,一大帮人付出了很多,都可谓呕心沥血。影院谁都可以进去,雅俗共赏,观众各取所需。每月全球上映的影片多达数十场,观众看完一乐了之,导演制片团队票房盆满钵满后,影片热度下降,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可曾记得,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初,物质和精神文化都相对匮乏,那个年代,一说到看电影,万人空巷。中国电影,代表着一种文化,述说着历史的声音,记录着时代的更替。从谢晋,到张艺谋,冯小刚,陆川,张语芯,一代代电影人所孜孜以求的票房,并非是以金钱为代表,票房承载的,是观众对影片,对背后创作团队,对电影这一文化载体的认可,把片子拍到了亿万观众心里,才是他们的价值所在。
下次,在观影的时候,何不认真一回,用一种尊敬的,崇拜的,礼貌的仪式,像听音乐会一样走进电影院。也尝试用这种:先做猜测,再去欣赏,后看影评的观影方式,深入地去体味一部影片的所有情感和细节。预测时的脑洞大开,验证中的欣喜惊心,反刍后的深入理解,便是对一部电影最好的顶礼膜拜。
别让肤浅碎片的商业气息,攻城略地了厚重从容的心灵世界,请给电影这一文化载体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