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在18世纪末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当时的德国正处深度分裂中,众多欧洲人把这里当做理想的会面地点。从1750年开始魏玛的名声已经非常大,不仅以“全国范围内的文化象征”身份出现,还有了国际化的文化象征。魏玛位于伊尔姆河畔,宁静蜿蜒的河穿过树林和草地,风景十分优美,有6000多居民。1758年大公恩斯特·奥古斯特二世去世,妻子安娜·阿玛利亚成为摄政者长达20多年。这位出身于新教宫廷的公主接受过良好教育,所以对儿子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她请了非常优秀的文学家,如诗人克里斯朵夫,马丁·维兰德等负责培养大公国的继承人。
安娜·阿玛利亚自己热衷于文学,酷爱阅读,收藏了很多书籍,还建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著名图书馆。她的思想非常开放,不拘一格地对待有才能的人,无论对方是思想家、贵族、资产阶级,她都欢迎大家来交换想法。她还是优秀的羽管键琴演奏家。所以魏玛有着良好的接纳文学家和艺术家的氛围。1778年卡尔·奥古斯特执政后继续推行母亲的文化政策。他邀请享有盛誉的歌德到魏玛宫廷任职,他成为了新大公的私人顾问、老公爵夫人的图书馆馆长、戏剧导演、耶拿大学的精神领袖和国务大臣。歌德的到来也吸引了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来到魏玛。著名学者和哲学家,洪堡兄弟、赫尔德、施莱格尔、黑格尔,也有诗人和剧作家席勒,荷尔德林、让·保罗、诺瓦利斯、贝蒂娜·冯·阿尔尼姆、阿希姆·冯·阿尔尼姆、青年海涅,还有一些英国、美国、俄国的作家,以及波兰人密茨凯维支、日耳曼妮·德·斯塔尔等瑞士人,在本杰明,康斯坦的陪伴下,斯塔尔夫人于1804年到魏玛旅居。还有一些著名女钢琴家、罗伯特·舒曼的妻子克拉拉·维克,作曲家、指挥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都在魏玛长期居住。
歌德一边指点着大公国的政治和文化江山,一边继续文学创作。他不仅把戏剧作品搬上舞台,还为好友席勒安排戏剧演出。席勒和歌德去世后。弗朗茨·李斯特成为了魏玛的文化和艺术领导者。魏玛一度变成了欧洲音乐中心。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曾是魏玛宫廷的管风琴演奏家。李斯特在这里循着巴赫的轨迹充分发挥了他自己卓越的演奏和作曲才能。他与俄国卡尔·亚历山大大公及其妻子玛利亚·帕弗洛娜关系密切。
凭借强大的关系网,魏玛官廷乐队邀请到了许多作曲家。柏辽兹就三度来到此地指挥《幻想交响曲》《本韦努托,切利尼》《浮士德的天谴》等新作品。瓦格纳《罗恩格林》的成功也要归功于李斯特。还有1877年圣桑的《桑松和达利娅》等文化盛事都得到了巨大反响。李斯特在罗马生活了一段时间后,1869年至1886年返回魏玛过起了清修的生活,为青年钢琴家、作曲家授课,后来这些人中出来很多知名音乐家,如意大利人布索尼、俄国人鲁宾斯和博罗迪纳、挪威人格里格、捷克人斯美塔那、西班牙人阿尔贝尼兹等。如今他雅致的居所已经成了一座博物馆。1876后拜罗伊特渐渐取代了魏玛的地位,吸引全欧洲的音乐爱好者和文学家。不过这里现代性的美术学校继续保留着国际文化的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