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有感

《北京折叠》因为获得雨果奖,最近变得很火。

在故事里,整个世界分为三层,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而三个空间是互相隔离的,每个空间里,人的工作不一样,赚钱的多少不一样,可以使用的时间也不一样。

如果说工作、薪酬不一样还是比较容易跨越的,而时间被折叠,则是巨大的鸿沟。

穷人的世界里,依靠着不断的节省,最后辛苦省到一笔钱;而在富人的世界里,时间是更多的。

现实里,很多人辛苦节俭,为了小钱,而损失了时间,在富人的眼里,时间是可以通过钱买到的。当你还在挤着拥挤的火车时,别人通过飞机,节省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就被你折叠了。富人利用节省的时间,赚取了更多的钱,两者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很多人心细若狂的晒自己淘了几个小时,终于买到了便宜几块钱的小物品,却殊不知损失了更多可以利用的时间。

为了节省一部分房租,选择了租比较脏乱差的房屋,而牺牲了每天晚上回去休息的愉快,甚至是第二天的工作状态。同样的,为了房租的节省,花费三个小时的通勤,如果没有很好的利用,依然是你节省的钱换成了你丢失了一部分时间,而这个时间可以看书、学习、乃至赚钱。

为了下单的那一瞬间的快乐,房间里堆满了买来只用过一次的物品,美曰其名可能还会用,却牺牲了房间的干净与整洁,以及心情的舒适。

《北京折叠》里一个细节,上层的通货膨胀是传递不到底层的,每次通货膨胀几乎都传不到底层,印的钞票都是能贷款的人消化了。结果GDP涨了,底下的物价却不涨——人们根本不知道。

阶层的秩序已然在全世界里出现,不止中国,也有美国、欧洲。联想到之前有人在日本打工几十年,只为供自己的小孩读取好的大学,从而获得家庭下一代的阶层增长。看来想要突破阶层的限制,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小说中还潜藏了另一个引人思考的话题:科技进步能否打破阶层固化,弥合贫富差距?很多人相信世界是平的,发达的互联网让人们免费学习世界名校的公开课,在社交平台上和各种明星大腕保持互动,所以新科技趋势下阶级鸿沟必然会消除。

而在《北京折叠》里我们看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北京完全可以使用全自动垃圾处理系统,但为了让老刀们生存下去,还是保留了垃圾工的岗位,至少让他们能有口饭吃。这里最大的悲剧是,未来的穷人自始至终没有被社会剥削,而且他们创造不出任何价值,无法主动参与社会经济的运作,只能统统被“折叠”到晚上,尽量减少对社会的资源消耗。

所以我们惊讶地发现,科技越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比过去更加无法跨越:优秀的人会用互联网迭代升级自己的知识,利用各种高效工具把不会的人甩开;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的人则活得越来越吃力,不仅过不上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反而被时代的车轮越甩越远。在这里并没有阶级之间的冲突对立,各空间的区分从价值观的差异开始分化,最终形成物理层面的彻底隔绝,这才是对未来社会残酷性的真实投射和隐喻。

科幻总归会回到现实,正如郝景芳的获奖感言里说到:我个人不希望我的小说成真,我真诚地希望未来会更加光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该书通过描写垃圾工老刀为了赚钱冒着风险,从第三空间转换到第二空间偷潜入第一空间送信的故事,形象地展现出了三个空间人...
    舟昀阅读 213评论 0 2
  • 《北京折叠》继《三体》又一中国作品获得雨果奖。身为国人,自然心喜。看着中国的科幻文学逐渐进步,就如同看着自家的厨师...
    平头说人生阅读 675评论 0 1
  • 买了《孤独深处》这本书很久了,一直没能静下心来研读,今日与友人共吃了火锅,外出散步归来,突然觉得心静下来了,该读书...
    尘世尘子阅读 226评论 0 1
  • 都说旅行能见证爱情,其实,也能见证团队,如果你想试炼一下你的团队根基稳不稳,行不行,带着你的团队出国来一次长距离长...
    佛爷v阅读 730评论 3 5
  • 又 又再次回到原点 我们始终没有找到一起前行的方向 回 回不到没有你的过去 我要怎么样才能走出这样的牢笼 我 不看...
    巴黎草莓阅读 2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