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随着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在海外定居的华人也越来越多,随着越多的国人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很多人会惊叹,原来西方人的分享意识这么强,与之相比,中国人几乎不具有分享意识,这是真的吗?
别惊讶,这是真的!
01
其实不懂分享和不愿意分享,绝对不是自私这种直接心理层面的简单感受。
小的时候,我是个学习挺费劲的孩子。有一次,爸爸给了我一本提高学习方法的书,我看了后,顿感自己看了马上就会摇身变成学霸,小心翼翼地把那本书包上书皮,生怕这个好办法成了别人当学霸的秘密武器。
后来,成绩该什么样还什么样,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飞速直上。
直到有一次打扫卫生时,竟发现自己班上一半同学都有那本书。
那一刻,一下子就觉得自己的那点小私心其实很可笑。
后来渐渐长大后的我,依然发现,身边有无数的人正在一遍遍上演着我小时候干的糗事。
那些在学校里看起来不学习的学霸,轻轻松松取得好成绩被别人当成天才,却不知道每晚他回到家拉上窗帘拼命学,就差整夜不睡了;天天拼命复习,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告诉别人,直到有一天达成目标成为黑马后,自感才会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工作中总是悄悄地学习别人的经验,却从来不把自己学到的经验拿来分享……
不只是对周围的朋友和同事,就连自己的家人包括父母,在自己没干成大事之前,这一切都不提及,更别说拿来分享了。
这种情况不是个别存在而是普遍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
其实说穿了,这种感觉就是一种长期成长着被打压、缺乏自信并缺乏安全感的外在表现。
02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人狂没好事、狗狂挨砖头”,低调谦虚才是一个人的生存之道。从小就被教育,自己取得的那点成绩根本不算什么,这些根本没什么可分享的。
对于那些性格外向、喜欢分享的人来说,很小就会被周围的人担心,这样的张扬性格以后会吃大亏,总是不知不觉活在这种“诅咒”的阴影里。
身边最亲近的人往往会认为,根本不用说任何话、只需要默默去做就好了。成功的时候自然会有别人看见,要是没成功甚至是失败,那最好能多低调就多低调,免得说出来丢人现眼。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因为很少得到父母及周围亲密环境的积极正向反馈,父母亲总害怕夸孩子,就会让孩子骄傲自大,在积极肯定孩子方面更多是有意克制,中国式教育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很少得到父母的直接表扬,以至于成人以后也会形成这些固化观念。
所谓的低调、不需要分享,不过就是自己并不自知的一种长在内心里看不见的自卑、长期自信心不足造成的,内心安全感匮乏而已。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往往会把关注的目光只放在极少数人身上,只有那数的清的少数人,在大家眼中是成功的,只以结果论英雄也已经成为了常态。
其实每一个人的生命个体,都是独一无二且无法复制的。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的自我认同都应该随之发生,学会分享,更多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肯定和对自己的认同。同时也会因为交换出了自己的这种感受,帮助到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回应,自己也会因为分享而获得更多。
但大多数人依然只是习惯默默学习别人,却从不对别人的分享与付出,做出任何积极反馈,表扬别人一句变成了非常困难的事。
这其实也是一个群体的悲哀,因为大多数人都没得到过别人的肯定,无法体会获得积极反馈的喜悦。在这个方面的贫瘠,导致他们不懂得拥有这种感受的喜悦,更不懂得去传递。
说到底也是蛮可怜的一群人。
03
慢慢地,这一群蛮可怜的人,还形成一个很奇怪的认知。
过去你我都是平凡人,可是有一天突然你比我强了,那我和你的相处一下子就会变了味道。
那些几百年都不联系的人,突然就会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各种各样奇怪的请求和帮助都会被轻易说出口,表面上看是一种对方的正向反馈。
但这样的反馈,其实是一种特别功利和无效的反馈。
“你现在这么厉害,我认识你,你就应该来帮我”是这群人潜意识下的心理。
开口提借钱、办各种五花八门的事……各种奇怪的事情扑面而来,有时父母都会给你找一大堆亲戚朋友的事来麻烦你。
我身边有几个网红朋友,都刻意不将自己的真名和照片以及个人生活细节公开,就是为了防止很多奇奇怪怪的人和事以各种方式充斥着他们的生活,毕竟这些事真的是防不胜防。
如果办不到的事,就会被周围这些人认定是一个有能力却不做事,还会被莫名的扣上一顶黑帽子——是个没用又虚伪的人。
但其实他们真的也不是所以事情都可以办到,而且说实话,找他们来帮忙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他们不懂得藏匿和隐瞒,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就会突然被很多莫名其妙的人无缘无故的占用。
04
当一个人的生命里,突然挤进了太多无关的人与事,而自己又无法拒绝时,那种感觉就会痛苦极了。
国人太习惯这样的相处方式,却不知道人家当事人的痛与累。
这样的情景下,又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分享并持续分享呢?
国人太喜欢也太习惯去走所谓这样的捷径,通过攀附别人来缩短自己的奋斗路径。
这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同样也是源自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自信心不足的结果造成的。
也许什么时候,当我们渐渐开始喜欢并善于倾听周围人分享自己的过往经历,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可以不再心怀嫉妒,不再去想如何攀附别人缩短自己的奋斗路径时,我们的分享环境才算是有了真正的开始。
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真的还有太长的路需要走。
即使是这样,我依然觉得,我们每一个人要去尝试主动分享,当我们每个人都试图迈出一小步时,整个分享的大环境就会前进一大步。
05
中国是这个世界上最早发明出活字印刷术的国家,却没有实现更广价值的传播。当我们的活字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诞生了全世界第一份报纸,才让文字的分享价值与传播范围有了一个真正的里程碑式的开始。
如今,美国人的分享意识也是全球第一,仅从每年美国人公开出版和发行的各种学术著作来看,足以吸引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目光。
当一个观点被别人先表达出来,那就成了别人的观点,哪怕曾是你内心里最深刻的感受,也只能引用这些已经流传的文字所表达的观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慢慢就变成了识人牙慧,反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力与创造力。
美国人太聪明,懂得教是最好的学,而分享就是教的一种。通过这样的先行输出,占据有利位置的同时,还奠定了自己善于思考的根基。
所以说,爱分享绝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真正源自内心的自我系统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个人成长中的成功或者失败事件都可以找到根源。找到这个根源,分析清楚并得到结论并且愿意对外表达,恰好是分享的开始。
在未来地球村的相处模式下,我们要在这个世界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乃至更多的机会,就从努力打破自己内心的恐惧、尝试积极分享开始吧。
先不说去影响全人类或者大环境,当自己的分享开始影响到身边的朋友和周围环境时,其实就已经迈出通往成功的第一步。
尝试着开始分享吧!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业内最高大奖。
11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优美图,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