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就像条件反射似的,只要音乐(班得瑞的《童年》)一响,无论在做什么事情,都会立即停下来,开始小晨诵!”
“我觉得,为了让小晨诵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可以培养孩子一到教室就把小晨诵读本放在桌角的习惯!”
“关于小晨诵自编教材,为了防止损坏,我规定一个周末的空间,让孩子自己采撷和编织,然后周一带到学校分享,分享后放在班级图书架上,孩子们也逐渐养成了习惯。”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这种讨论完全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个正在逐渐“上手”的工作,一个可能形成我们城南教育思想的办学策略。这个目标,这个工作,这个策略,就是那“闲”字。
为什么要“闲”?因为这“闲”首先是一种“沉浸”。当我们闲聊的时候,我们一定是沉浸其中的,我们为一个话题而各自发出自己的声响,继而表达某种意思,而同时,我们又可能会鹦鹉学舌,学着别人的腔调(闲聊一般都会用差不多的腔调),表达着相同的意思。这个时候,我们的“沉浸”,就是忘却了自我,而自动进入到某种现成的场域之中,并且甘快乐地沉醉着。一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打趣说:“现在我们已经读了很多古诗,孩子开始尝试诵读《三字经》,他们会完全投入诵读,即便是做操的进行曲响起了,他们居然排着队伍依旧诵读着前进。真是有趣极了。”我说,这就是所谓“闲”的力量。
为什么要“闲”?因为“闲”其实也是一种“拘执”。“只要音乐一响,无论在做什么事情,都会立即停下来,开始小晨诵。”这不是一种强制,而是一种自我甘愿的“进入”,自我对自我进行了“拘执”,而且是一种快乐的“拘执”,他们愿意如此这般。若是让孩子一早来,就把小晨诵读本放在课桌,自然也是不在话下的;若是让孩子利用周末进行自编小晨诵教材,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们喜欢如此这般地“拘执”了自己。这就是一种“闲”的力量。正如,日常人与人之间的闲谈,他们实际上也是在一定的空间里“拘执”了自己的,为了闲谈,他们得“在场”,而暂时抛却了自我的其它存在,甘愿被一种共同的话题所套牢。
为什么要“闲”?因为“闲”最终也是一种“好奇”。音乐一响,他们便弃去了手头的事情,而进入到小晨诵的状态。因为那小晨诵的言语永远是变化不定的的,诗歌的声音是不可达诂的,每次诵读一首诗,都会感到一种新奇声音,一种游戏的声音。一首《静夜思》可以读上千百年,就是明证。小晨诵的这种“闲”读,正是满足了那好奇的心理,从而使孩子们甘愿停止了手头的事情,而进入小晨诵。
这就是所谓闲适性小晨诵的“闲”。
今天老师们的讨论,其实也进入到了这样的一种“闲”的境界里,因为他们同样发生了“沉浸”(他们尽情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发生了“拘执”(虽然超过了研讨时间,但并没有人着急离开),发生了“好奇”(因为他们对每一个人的做法和观点都表达了认同和赞许)。为城南小学的语文老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