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风雨声声皆入耳,国家息息总相关 。
新安吏共潼关吏,例与诗家作访谈 。
二
高江急峡雷霆斗,词客哀时且未还 。
晚节偏于诗律细,夔门秋兴逾潼关 。
杜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是学习古诗时一座绕不开的大山。同另一座唐诗的高峰李白不同,李白以其飘逸灵动思想、瑰丽的想象和华丽的笔触而被称为“诗仙”,而杜甫则像是他的对立面的存在,一个现实主义的代表,因其悲天悯人的情怀而被后世称为“诗史”。周啸天的《杜甫二首》是对杜甫诗歌创作和个人形象的高度概论,我打算分开赏析。
第一首的头两句,“风雨声声皆入耳,国家息息总相关”自然而轻松的描绘了杜甫的最重要的个人特点,对国家的关怀,就像对刮风下雨一样时刻惦记,同时两句的对仗十分工整,读起来还有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第三四句“新安吏共潼关吏,例与诗家作访谈”,则更进一步的举出例子,细讲前面的“国家息息总相关”。《新安吏》和《潼关吏》都是杜甫的代表作品,是“三吏”中的两篇,此两篇的共同特色夹带问答的,是“例与诗家作访谈”,都是通过对话来抒发诗人的情感,算是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中的新手法,在《新安吏》中杜甫说“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在《潼关吏》中杜甫说“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从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杜甫的所见所闻,看见战乱对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让我们感受到一个跃然纸上的“诗史”杜甫。
第一首诗是诗人自己创作的诗作,第二首则是一句集句诗。集句诗是集合古诗文句成诗,集句诗起源很早,但直到北宋才发展、成熟起来。诗人写引用杜甫的诗句,用来写杜甫的集句诗,带有杜甫自己诗作的韵味,体现了诗人的博文强记,对杜甫诗歌的了解,才能集句成诗,创作出来的杜甫第二首中,第一句“高江急峡雷霆斗”取自《白帝》第二句“词客哀时且未还”取自《咏怀古迹》第三句“晚节渐于诗律宽”取自《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自己补充了“夔门秋兴逾潼关”一句,没有拘泥于集句诗全部从已有的诗篇中选取的格式,而使得这首诗对原诗句融汇贯通,如出一辙。就算把原诗对照来看:“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这首集句诗也丝毫不显的突兀,毫无斧凿之气,意义又相连贯,实在是集句诗中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