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6 书评
全书总评:结构清晰,可读性高
全书分为理论和实操两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深度工作是少见的,但是有意义、有价值,可以通过深入地工作、拥抱无聊、摒弃社交媒体和拒绝浮浅工作等方式来达到。
相关概念
深度工作:长时间(以降低多任务切换时注意力残留的负面影响)、无干扰的活动,使个人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能够创造高价值并且难以被替代。
高质量的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浮浅工作: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即使受到干扰也可以进行,但价值低,并且容易被替代。
方法和操作体验
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并将其习惯化:尝试了节奏模式(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练习深度工作),希望能达到记者模式(可以随时随时开展深度工作并保证效率)。具体方法是早起1个小时左右备课,体验是:提前早起将早起的痛苦也提前了,正式上班的时候更有精神。同时因为利用了固定日程生产力法则,效率比晚上备课要高。但问题在于,不需要备课,也就是设定的任务不够紧迫时,早起工作会失败,比较难养成习惯。
4DX工作原则 —— 解决“怎么做”而不是“做什么”的问题:
1. 文中提出“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因此精简了打算想要的任务。
2. 更喜欢反思了。
有成果的冥想:利用监考的时间完成了记忆“扶贫应知应会知识”、回想微软账户和密码以及收听“何帆读书专栏”音频讲解等任务,时间利用率比以前更高了,同时保证了监考时没有因为无聊而睡着。但对其他类似时间段的利用率还是不够高,因为没有提前设计好要思考的问题及其思考框架。
强化了“网络只是一种工具,跟其他任何工作没有本质区别”的理念:本来想换新电脑,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用旧电脑时抵触心理也没有那么大了。
大脑不像身体一样会疲倦,除了睡觉,它只需要变化而不是停止: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其实不需要那么多休息时间,而需要更合理地规划手头的任务,从而提高了任务的完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