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非你,你是你?

镜子里的人是谁?你会说,是我。可若追问“我”究竟是什么,答案便开始在雾里摇晃。

你非你。从出生起,我们就被无形的刻刀雕琢:父母的期待是第一笔轮廓,社会的规训是细密的纹路,连擦肩而过的目光都在悄悄修改着边角。你以为的“自我”,或许只是无数外部坐标的叠加——是某个岗位的编号,是某种身份的注脚,是别人眼中“应该成为”的模样。就像水中的倒影,看似清晰,却会随波逐流,随光而变。那些脱口而出的判断,习以为常的选择,甚至深植于心的执念,细究起来,多是时代的回声,是群体的惯性,是被反复灌输后形成的条件反射。你以为在自主行走,其实脚下的路早被铺就;你以为在独立思考,其实脑海里的声音未必来自本心。

但你终究是你。当午夜梦回,当喧嚣退去,总有一丝微弱的震颤在提醒你:有个东西,不被定义,不被驯服。它是面对规训时一闪而过的怀疑,是迎合世界后悄然泛起的疲惫,是在“应该”之外,那个想说“我不愿”的声音。就像河床里的石头,水流冲刷出千万种形态,却始终有一块坚硬的内核,是它自己。你或许被塑造,被裹挟,被磨成了世俗认可的形状,但那能感知疼痛、能萌生不甘、能在某个瞬间突然惊醒的,正是独一无二的“你”。

你非你,是因为我们都活在关系的网中,是无数镜像的聚合;你是你,是因为总有一份清醒,一份执拗,一份无法被同化的本真,在时光里坚守。就像一棵树,风会吹弯它的枝干,阳光会改变它的朝向,可扎在土里的根,向上生长的本能,终究属于它自己。

不必急于割裂,也不必困于迷茫。看清“你非你”,是为了剥离那些不属于自己的负重;承认“你是你”,是为了守住那点不可替代的微光。或许终其一生,我们都在这两者之间行走——带着被塑造的印记,却始终朝着本心的方向。

镜子里的人,既是被世界雕刻的作品,也是握着刻刀的匠人。这矛盾本身,便是活着的真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什么世界总不听话 人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希望身边的任何人都听从自己的安排。事实上你会发现,让别...
    静888阅读 12,695评论 1 45
  • — 你知道有多少人靠你养活?你会沉沦,同时会连累所有人。— 不!我永远都不会放弃你。什么都别说,什么都别想。只要你...
    CC裙主阅读 11,377评论 51 12
  • 1 回来的路上我始终按着返回的路线走,但是不知道究竟什么地方出了偏差,我还是不知不觉而又莫名其妙地脱离了本来的...
    瓶装鲸鱼阅读 484评论 3 1
  • 前言 隔着一堵高墙,隔着一颗失落的心,彷徨中读着病重的祈祷文,索性,文字也索引不出一千种、一万种有悖于希冀的生僻词...
    甲申纪事dcl阅读 1,901评论 0 4
  •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季 (一) 出差在外,一人一张大床,我睡觉很老实,基本占到三分之一的床面积。今天早晨醒来,...
    三封阅读 50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