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经不知不觉的来临,真的是分分钟要把人烤融化的节奏。但是这种天气,还能约在一起去逛街、喝咖啡、吃东西,绝对是过命的交情!!
对于咖啡党来说,不能因为天气炎热,就不喝咖啡吧!那么,如果不想出门,没有冰滴壶,也不想等好几个小时的冷萃,还能不能喝上一杯冰凉可口的冰咖啡来续命,轻松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呢?
这时,小编想到的是加冰的咖啡,需要的器具也很简单,咖啡豆、手冲器具一套、冰块。但要先加冰呢,还是后加冰会更好喝呢?小编去找可爱的张老师帮忙,做一下这个实验。
接下来,我先介绍一下今天实验的咖啡豆——夏兰SHALAY,这是一只来自于埃塞俄比亚的豆子。
一、准备工作
1.冰块。最重要的材料,没有冰就赶快去买冰哦!
2、咖啡豆。浅中深烘都可以,哪个洲的豆子都可以,日晒、水洗、蜜处理也不重要。关键是你对实验的豆子有多了解。
3、手冲器具一套。V60滤杯滤纸,分享壶、电子秤、温度计、手冲壶(有温控壶的温度计可以忽略,滤杯也不挑剔,是你熟练操作的就行)。
二、实际操作
这次实验用的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水洗夏兰,淡雅的白玉兰香,香甜甘醇,尾韵奶香、瑰夏一般清晰明亮的口感。风味的多层次以及酸甜感的表现注意弥补冰水冲萃取不足而损失的丰富度。
第一种:先加冰
1.小编用15g粉,冰块120g,热水120g。滤纸提前滤洗干净,也不需要温杯、温壶。
2.温度与研磨度的选择。小编选择92°的水温,比平时手冲高1-2°;小富士3刻度,研磨比平时手冲研磨细。
为什么要高水温细研磨?
冰手冲因为粉水比1:8,萃取时间在2分钟左右,萃取前中段的花香和水果酸风味物质多,后段萃取的物质较少,比正常的手冲萃取率低,所以利用水温以及研磨度来相对应弥补萃取率。
3、闷蒸水量30g,闷蒸30秒。这个时候,你还可以通过“搅拌”“延长闷蒸时间”等操作来增加萃取率。小编觉得选的这支【夏兰水洗】经过“提高水温”“调细研磨”这两个步骤,已经足以提升到我需要的萃取率了。所以是正常的闷蒸水量和时间。
4、剩余一分钟内结束。使用了比较细但是高的注水水柱,用力搅拌冲击,使得咖啡粉充分翻滚,但是要注意,液面水位不要太高,不要冲到边缘的滤纸。
5.等待。因为研磨偏细的原因,滤水会稍慢,没关系,这个粉水比是不会轻易过萃出杂味的。因为最早的时候,都是小分子的果酸花香等风味先萃取出来,才慢慢到微段的苦味,像冰手冲这种萃取前中段的方式,只要不是对着一个点持续冲注,整体的风味依然会保持比较清新明亮。
6、整个萃取时间大约也是一分半钟左右,摇晃均匀液体。这时候冰块逐渐融化,剩下的冰块还能继续保持冰咖啡的温度,而你已经得到一杯足够冰凉的冰手冲啦!
第二种:后加冰
1.小编用15g粉,热水120g。也不需要温杯、温壶 。
2.温度与研磨度的选择。小编选择92°的水温,比平时手冲高1-2°;小富士3刻度,研磨比平时手冲研磨细。
3、闷蒸水量30g,闷蒸30秒。这个时候,你还可以通过“搅拌”“延长闷蒸时间”等操作来增加萃取率。小编觉得选的这支【夏兰水洗】经过“提高水温”“调细研磨”这两个步骤,已经足以提升到我需要的萃取率了。所以是正常的闷蒸水量和时间。
4、进行接下来的的手冲操作。和平时手冲咖啡的步骤是一样的。
5.等待。因为研磨偏细的原因,滤水会稍慢,没关系,这个粉水比是不会轻易过萃出杂味的。因为最早的时候,都是小分子的果酸花香等风味先萃取出来,才慢慢到微段的苦味,像冰手冲这种萃取前中段的方式,只要不是对着一个点持续冲注,整体的风味依然会保持比较清新明亮。
6、整个萃取时间大约也是一分半钟左右,摇晃均匀液体。这时候在所得咖啡液体中加入120g的冰,进行冷却。
先后加冰的冰咖啡风味有什么不一样呢?看图哦!
【先加冰】每一段的萃取液体直接与冰接触,瞬间降温,锁住风味,入口比较干净,酸度较高,带着比较上扬的水果香气以及轻微的花香,喝起来有一种很清爽的感觉,有焦糖、奶油、柑橘以及杨桃的酸甜风味。
【后加冰】完成萃取后,加冰逐渐融化稀释,闻起来是偏酸,入口口感由浓及淡,平稳过渡,完美的保留了花香和果香。
整体来说,在水粉比一致的情况下,风味都没有太大差距,但平时在家并不会完全拘泥于这些数据,加冰量和融化速度都会变化,只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先加冰和后加冰,都会保留咖啡豆的风味。
最后呢,要告诉小伙伴的是:
①不一定一次就能冲出令你满意的味道,这时候需要找到原因,是太淡还是有杂味。判断出原因,通过调整水温、研磨度等来改变萃取率。
②在低温的情况下,人的嗅觉与味觉、触觉会变迟钝,加上香气不易扩散。所以,冰手冲可以解馋、可以提神、可以续命!但不一定能够让你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