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都没有机会去安下心来读一本书了,这个假期难得静下心来认真拜读了赵校长推荐的《忠孝的智者》这本书,虽然不能达到“其义自现”的境界,但也领会了一些要义,收获满满!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非法不言,非道不行”的治国理念、独特的“纳言任才的人才观”无一不留下深刻影响。
坚守初心,“鞠躬尽瘁”,做一个忠于“教育事业”的人。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的是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为了他心中的“蜀国霸业”,这就是他的初心。做为单位的人不追求“死而后已”,但也要为工作“鞠躬尽瘁”。选择从事了教师这一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我们为之不懈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初心。
小时候面对贫穷落后的家乡,一心想上学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张掖师专毕业的那一刻是满满的自信回到家乡改变家乡的面貌;现在从教24年的我虽然不再有当初的豪情壮志,但一直在默默的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而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坚守着那份初心。
诸葛亮忠于汉室,毕生都在为“隆中对”刻画的汉室江山而努力着,不离不弃,历经艰辛。教育事业就是我们的“江山”,学校就是我们的根,“忠于事业”就要忠于单位,单位是我们展示自己才能,实现事业的的舞台。小到遵守学校的规矩纪律,大到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工作都是忠于单位的表现。学校有困难我们共同面对,不是隔岸观火;对学校制度有疑问,我们建言献策,不是倒弄是非;承担工作积极落实,不是搞形式主义。学校发展了,学生成才了,家长认可了,我们就实现了自己的教育事业。
德法并用,刚柔相济,建设“梦想四中”。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诸葛亮提倡执政者要言行一致,一切言论行为都必须符合德法并用的原则,强调了“德”与“法”的关系,既要实施德政也要严格执法。作为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一切当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学校开展的“领读者”、“梦想大舞台”等以先进的思想引领师生;班会、年级组集会、升国旗仪式等以说理的形式明确方向;光荣榜等宣传版面以先进的榜样激励人,学校处处都育人,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方面,学校广开言路,通过下发意见建议征求表、领导微信qq等平台反映问题、领导到教育教学一线了解情况等方式及时处理回应教职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校例会、党员会议等各层次会议思想教育引领,教职工思想教育正稳步推进;推行“幸福早餐”、施行“孩子上初三、高三教师特殊政策”、教职工元旦联谊晚会、生病住院疾困教职工慰问等人文关怀。这些措施在无形之中渗透了“德”的管理。
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设梦想四中更需要一套严格、公平、操作性强的规矩制度。学校通过教职工大会等各层次会议不断讨论、完善了有关师生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考核、管理制度。好的管理制度关键在于如何执行,“执法以严、执法以明、执法以平、执法以信”古时诸葛亮尚且能坚持这样,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做为领导要带头践行,让学校制度在阳关下运行。制度已经制订就要严格执行,依规处理问题,既不能随意“滥赦”,也要把握好制度执行的度,认真调查,不感情用事,随意加重处理,不“枉杀滥杀”,让人心悦诚服,提高制度执行的效力;执行制度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对待每一位教职工,不因己爱而轻其责,不因己恶而重其罚。
德才兼备选才,不拘一格举才,用其所长用才,帮助成长爱才。
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和使用好人才,纳言任才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改进工作,更好的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多深入教育教学一线了解情况,用人所长,不拘一格,发现人才。每一位教职工都有其所擅长的某个方面,关键在于我们要积极搭建教职工出彩、成长的平台,通过提供展示、培训机会,压担子帮助指导工作促提高,相信每一位教职工都可以为学校发展尽其所能。同时不论才能大小,都要严格管理,推崇真才实学,杜绝夸夸其谈,学以致用,赏罚分明,利用好考核制度的指挥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校干事创业环境,激发每一位教职工都能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有用人才,凝心聚力建设“梦想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