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墨子》每天一篇之三〇一(贵义4)

子墨子曰:“凡言凡动,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凡言凡动,害于天鬼百姓者舍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 子墨子曰:“言足以迁行者,常之;不足以迁行者,勿常。不足以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不经意间又到一周的周五,一上班先完成自己读书学习翻译古文句子的任务,既是自己日行一善完成的标配也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继续诺诚。

墨子先生说过:“只要是所有的言论、行动等等,若是有利于上天、鬼神、以及百姓的,那就尽管去做;只要是所有的言论、行动等等,若是有害于上天、鬼神、以及百姓的那就索性马上抛弃它。只要是所有的言论、行动等等,若是符合历代圣王尧、舜、禹、商汤、周、周武王的思想的也就请放心去做;只要是言论、行动等等,若是合乎于夏商周三代暴君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的偏见的就请立即抛弃它吧。”

墨子先生还说道:“若是有的言论理论足够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的,就值得去推崇它;反之若是有的言论理论不足够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的,那就不要去推崇了。因为言论不足以改变行为的,却仍要勉强去推崇它,分明就是徒费口舌了。”

墨子先生简短的两句话,核心却指向说话做事务必能够务实利民,强调言行举止必须产生实际价值才行。是的,即使是普普通通一般人,任何言行都得要看结果指向如何,是否真正合乎自然规律、精神信仰以及有利于百姓福祉,是否符合古今名人志士关于管理治理仁政的精神。如果还是想不明白,那反正得是要绝非符合奸佞小人的言行举止,更非是历史罪人的恶行才行。

这就强调了所有人们的言行举止,本质上至少是以现实利益和道德实践为准绳,拒绝空谈很是重要。至于言论的更大价值能不能推动行动,甚至能够改变现实,那就得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了。如果一句话无法促成积极行为,反复强调就是浪费口舌即“荡口”了。墨子先生千年前就这样戳破了形式主义的虚伪,主张思想必须“落地”,直接就是穿越千年的实用主义的光辉典范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