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不止此而已矣。曰: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有之……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谁也?曰:若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从事“兼”,不从事“别”……观其事,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乎人,三利无所不利……将何以为?将以识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也。”《皇矣》道之曰:“帝谓文王,……顺帝之则。”帝善其顺法则也,故举殷以赏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誉至今不息。故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既可得留而已。
正月十四,继续一个人的孤独学习读书之旅,翻译一段古文句子并敲敲打打在键盘上权做打卡痕迹继续。
并且我知道的上天爱护百姓厚重的原因,理由不仅仅只有以上这些(提供物质供给,侵略剥夺他人等等)罢了。因为那些爱惜他人利与他人的,并且顺从上天的意图,从而最终得到上天赏赐的人确确实实是存在的;相反的那些憎恶他人并有害于人,违反上天意图从而后来得到上天惩罚的人,也是存在的。
那么那些爱护他人有利于他人的人,并且能顺从上天的意图,从而最终得到上天赏赐的人都有谁呢?墨子先生回答的是:从前的圣贤君王们比如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就都是。那尧、舜、禹、汤、文王、武王他们又实行过哪些措施呢?先生回答的是:实行的有“兼”的主张,不实行“别”的主张。
所谓的兼,就是指处在大国地位的国家不无缘无故地去攻打小国,处在大家族地位的颐气指使地去侵扰小家族,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人多的不侵暴人少的,狡诈的不算计愚笨的,高贵的不傲视卑贱的;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方方面面,对上能够做的有利于上天,在中做的能够有利于鬼神,对下做的能够有利于人民,三者上上下下都有利,那就没有不利的方面了,其实这就是天德。
(于是后来)人们把天下几乎所有的的美名都聚集起来施加加到他们身上,说它们:“这就是仁爱,就是正义。爱惜爱护他人、有利于他人的,就是名副其实地顺从上天的意图,所以都是能够得到上天的赏赐的人。”而且不只是如此而已,后人们又会把他们的事迹写在简帛里,刻在金石上,雕在盘盂内,传给世世代代后世的子孙,并明明白白警示:“这是为什么呢?使用这些行动让人们记住爱护他人、有利于他人的人,只要是顺从上天的意图的人们,就一定最终会得到上天的赏赐的。”
后来在《皇矣》一书中说的是:“天帝告诉文王的是,我思念那些有光明德性的人,因为他们不虚张声势,不崇尚浮夸与变革,不逞强斗狠自作聪明,而是能够遵循上天的法则。”瞧瞧,天帝赞赏文王的顺从法则,所以才会后来把殷商的天下赏赐给了他,让他贵为殷商的天子,从而富有天下,甚至是美好的名声至今流传没有停止。
所以爱护他人、有利于他人的,是在秉承顺从上天的意图,从而才会最终得到了上天赏赐的,我们已经都知道了啊。
其实无论是家庭家族、群体团队、公司企业、机关单位……还是平台区域、国家社会……时代步伐浩浩汤汤不可遏制的是双赢多赢共赢的趋势。相互理解、真诚信任、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才是补台形成合力,拉长时间扩大空间之后大势所趋是结成团队爱人利他,自私自利者早早晚晚众叛亲离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