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我在大学时就买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已经过了好多年,现在才终于拿起来看。看了几个章节后,一方面觉得相“阅”恨晚,一方面又觉得是在对的时间看到了对的书。如果是在大学时看这书,能理解到的恐怕不如现在的十分之一。
比起很多鸡汤式的成功学论著,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实在,有醍醐灌顶的效果。这本书会让我有想反复阅读的愿望,第一次读觉得发现了个璞玉,需要反复打磨才看得到里面最宝贵的部分。看一个章节就想要反思,过一定时间再看一遍一定可以把自己解剖得更深。
作者在前言里有句话,”要完成最渴望的目标,战胜最艰巨的挑战,你必须发掘并应用一些原则或自然法则,因为它们恰好左右着你苦苦期待的成功。如何应用一个原理,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独一无二的优势、天赋和创造力”。而我的原则应该是什么呢?
中学时期是一维的,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因为这个社会对你的评价就在考卷的分数上。大学时期是二维的,除了学习成绩,还有社团活动,因为这个社会对你的评价是在毕业后能拿出来的简历。工作以后这个世界开始变得多维,有时候凌乱到看不清楚规律,找不到自己。中学时我读文科,每次考试完都要去找标准答案,但看完答案又觉得愤愤不平,明明很多答案也是模模糊糊地讲大概意思,好像怎么写都说得通,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进入社会后,才明白很多事情的答案也是一样的模糊,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比考卷的答案要复杂得多。但人生却不能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就放弃不走,因为这个社会对你的评价已经没有了单一的标准。你需要给自己找一个标准。我需要找到我自己的原则。
“实践是个别的,具体的,而原则是深刻的,基本的和普遍的。原则适用于任何个人,婚姻,家庭以及公私机构。如果我们把原则内化为习惯,就能够用不同的实践方法应对任何局面。一个人的思维定式或者地图越符合这些原则或者自然法则,就越能正确而高效地生活。”
科维提倡的七个习惯里第一个习惯就是积极主动-强调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由内而外“是指少抱怨他人,从自己出发。“如果你希望获得信任,那么先做个值得信任的人。如果你希望才华不被埋没,那么先修养自己的基本品德。如果你想拥有美满的婚姻,那么就做一个能产生助力而非阻力的人,不要一味强求对方”。这一点看似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却经常做不到先从自己出发。很多时候出现问题和不满的情况,总是会找别人身上的问题,然后给自己找理由。比如被人误解时,会埋怨别人老是误解我的意思,但没有先想是什么原因没把信息传达准确。当别人没有按照我的意愿行事时,我总想提出来让对方改变。但没有人有义务做出改变,每个人都有他所认为的正确的事情。我们难以强制他人,却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别人。首先自己先做到,然后再影响其他人。原本愤愤不平的内心,会因为这个简单的思维转化,马上把怒气转化为动力,心态上就变得平和了。
积极主动的习惯植根于人性的”决定论“。 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性格?是基因,后天教育,还是环境?巴普洛夫所做的关于狗的实验告诉我们外界条件和刺激对人确实能带来巨大的影响,但并不代表它能凌驾于所有东西之上,能决定我们的命运。因为在刺激和回应之间,人有自我意识,有选择的自由。最开始工作的时候,上司曾经给过我不太好的评价,我内心很受伤,满肚子的委屈。从此以后,我变得特别恐惧,害怕自己做错事,害怕别人挑出毛病,更怕得罪人,做事战战兢兢,畏首畏尾。但我现在明白,并不是环境决定了我的心态,而是我选择了一种软弱的方式去面对这个问题-不敢去自由的表达自己,为了迎合他人而慢慢失去了自我。但我完全可以选择更强大的姿态。失败过后应该可以总结更多经验教训,比以前更能昂首挺胸地走。埃莉诺 罗斯福说过,“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圣雄甘地说:”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不是痛苦选择了我,而是我选择了痛苦。“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总而言之,人要内心独立,坚定,强大。既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要理性地去对待环境对自身造成的影响,
“上帝啊,请赐我平静的心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请赐我勇敢的心去改变我能够改变的,请赐我智慧的心去辨别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