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的一点小感想+53你的耳朵+W14

写在本周心得之前:之前我报名了几个课,课程在5月份几乎一下子都爆发了,然后我来不及回听、来不及各种打卡,来不及跟上大家的节奏。圈妈之前有写过一篇关于“屯课”的文章,她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需要有效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对个人资源的调配、方向的选择、执行的把控等方面。这么多年了,感觉智商以及意志力的最高峰都已丢在了高中三年。所以还是重新捋一捋,仓库里存了多少课,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补吧~~

本周经历了办公室里上下级的交流不畅、同事间有时比较讨厌的玩笑、夫妻间你怨我怨的鸡毛蒜皮,导致我的情绪低到脚后跟。因此这周我选的书是《非暴力沟通》。

沟通种种的不畅绝大多数都来自“暴力”沟通,比如“你别吵啦,烦死啦!”、亦或是“嗨,说这么多遍了,你怎么还是不听?”...这其实都可以归因为,我们沟通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书中一开始就提到,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为:留意观察、表达感受、看清需要、以及提出请求。

我们经常采用评判结果而非描述事情的方式去沟通,“你别吵啦,烦死啦!”可能真正想说的是“你打电话声音有些大,我不太舒服,因为办公室里需要安静。”;“嗨,说这么多遍了,你怎么还是不听?”真正的想表达的是“哎,宝贝,地板上的玩具太多了,都放在外面我觉得有些乱,而且容易弄丢,暂时不玩的我们一起收起来。”。一开始我都觉得这种说话方式有些“假”,根本不可能嘛,都在气头上了,谁还能叨叨叨说这么些呢?

但既然之前的说法没什么效果,或者有效果但也有恶果(比如同事关系出现破裂),那新方法你就可以试一试的嘛,虽然万事开头难,可我总也看到了曙光,特别是在亲子沟通上取得了一些小小的进步。我会耐心和孩子确认他的情绪以及想法,然后再想对策,事半功倍;然鹅,我与队友的沟通却还是裹足不前(前两天又恶化了一次)。这个难道是因为一个是亲生的,另一个是别的妈生的?可看到我父母糟糕的沟通方式,如若我不做任何改变,我仿佛看到了我未来的生活,我也可以想象这会给我的孩子带来多么糟糕的影响。

因此,接下来我在与队友沟通这块也要刻意练习“非暴力”语言了:

1、尽量找出双方敏感的情绪导火索;

2、与队友确认相互交待的事情,理解无误;

3、多些观察、少些评论;

4、缩小队友和孩子在我心中的地位差,毕竟人家是要跟你过一辈子的。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