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基本是对传统的批判了。
先看传统的成本曲线的定义:
传统的成本曲线有短期(short run)与长期(long run)之分。
短期是指一种生产要素之量可变而其他要素之量不变;长期是所有生产要素之量皆变。
短期的成本曲线受到边际产量下降定律的约束,而长期的则没有这个约束。
分类的来源是哪里呢?
是马歇尔(Marshall)的传统发展出来的。
可能初时经济学者以为只调整一种生产要素时间较短,而调整所有要素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这个以时间分短、长的概念今天已遭淘汰。。。
我的理解是,传统的分析受到了上一节的土地的例子的影响,而没有区分其与其他行业的差别:
- 农作物的生长节奏,决定了生产的变现只在收割的时刻;那么
- 其生产的计划性,完全要据此制定
- 一个耕作轮回只要开始,中间加入并调整土地,很可能耽误了农时,因此意义不大
- 所以从农业的角度来看,一个耕作轮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对应着短期生产曲线
- 长期要想扩大生产,就需要等待下一个耕作轮回,多投入土地 —— 长期皆可变
- 但是工商业生产不受制于农时,生产计划的调整也较容易
所以对于工商业的供给分析,应有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作者说:
有解释力的成本曲线的阐释,要与真实世界的情况大致吻合,因为成本是局限。
问题来了:
在局限下争取极大化(或最高利益)的定理(postulate)下,任何生产者的任何产量,其成本一定是生产者所能控制得到的最低成本。
这是套套逻辑。。。
而现实中:
在真实世界中,一个生产者可能为了节省成本,在某些情况下决定某些生产要素之量不变。
但这是生产者的选择,不是不能变,也不是经济学者不让之变。
所以:
对解释生产行为有用场的成本曲线,一定要从生产者的选择入手。
这就与马歇尔的分析传统形成了冲突,现实情况下:
- 生产的产品不同,工艺流程等就不同
- 这就限制了各种要素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什么可变、什么不变,以及如何变;但是
- 更重要的是,识别到工业生产的计划性并不像农业一样受制于农时,更多的是自由选择的结果
只有如此,才符合“实证”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