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即将进入“天命”之年。回首自己以往的人生道路,经验过生命成长的所有考验:求学、恋爱、婚姻、亲子、职业生涯……一直走到现在,老人安康、孩子成才、夫妻恩爱、健康平安,还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这个历程中有许多的不容易,也有太多的学习、探索和发现。
在过去的经验中,我与老年人有长时间较深入的相处,尤其是老年性精神障碍,对老年人的精神发展有些心得。由终及始,今天想谈谈人转型到老年期的关键时点——五十岁。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生命应该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如果不仅仅把生命当成一个谋取生存的“工具”、"机器"予以过多的压抑扭曲的话,人正常可以健健康康、生机勃勃地活到八十多岁。反之,则可能随着“工具”、"机器"的退场,陷入黑暗。这取决于人在潜意识深处认同了什么,在其漫长的前半生中持续对自己做了什么。
德国医学博士苏珊娜.霍夫迈斯特在她的著作《拉开距离看人生》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妈妈总是告诉我:“一位女士最好的年华是在五十岁到六十岁之间。她们感到自己仍然轻盈而且年轻。同时她们无须再担心失去自己对于别人的影响力,而是可以完全享受自己的生活。这种放松感和自在感反而给她们带来一种影响力,一种单纯的容貌之美无法相比的影响力。给予和接受终于达成了平衡。”
人在这个年龄需要一种柔软来让生命的脉络畅通,来整合所有的内在资源,特别是以往生命中不被允许的、一直被压抑的部分,整合通达的生命才能发挥潜在的能量,才能走得长远。男女都一样。
想象五十岁的时候的自己是一只明亮的蜡烛,这只蜡烛的光是怎样的?也许我们已经不再在乎这光能照多远,我们更想把自己的光掩盖起来,这都可以顺其自然,关键是我们需要成为真实的自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更恰当地评价自己,拥有越来越稳定的内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原文讲的是自己,但结合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修行思想来看,这段话讲的就是一个修行人的健康的人生发展历程。一个人如果没有年轻时候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就是立志、学习、事业以及人到中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的精神成长之路,就很难发展到五十岁能回归做自己,六十岁柔顺而长寿,以及七八十岁像个孩童一般自由自在也依然得体有尊严。
关键在于一个人五十岁是否还能回归本来,自己的灵魂是否还有个安放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是否还具有自我观察、自我认知的能力,还有反思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帮助他(她)找回在以往的各种社会规则生存下压抑、分裂了的精神组织的碎片,除了思维和理智,再度拥有丰富的情绪情感,意象、梦以及艺术的创造能力以及身体敏锐的感知能力、爱的能力等,重新整合回自己,重新去开启生机勃勃的生命热情。这些能力能帮他(她)看到自己在社会层面丧失的身份、名利而引发的所有负面情绪都是可以被重新认知和处理的,而不会被情绪淹没,以致于要么向内攻击自己把自己搞抑郁,要么把这些恶劣的情绪向外投射给别人、给世界,满世界愤怒地找茬,让自己举止失格陷入“精神病性”的症状,并开始持续地滑向老年性精神和生理双重危机的方向。在他(她)的身体还活着的时候,精神却正在死去。意识的恒在----人的觉察、反思能力,才是我们作为人的最根本的标志,是我们的人性。
人年轻的时候生命力旺盛,有力量将压抑进行得天衣无缝。年老是一个逐渐松弛的过程,渐渐的那些地下的黑水再也压不住了,一点点往上冒,整个人象一座年久失修漏水的旧屋,今天漏一点,明天漏一点------不得体的言语举止、失控的情绪……这座灭了”灯”的“老屋”就要塌了,人的意识正在一点点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坏”人老了,从来没检修过的精神世界正在坍塌。但如果修行到位的老人在这个年纪就可以轻松自在,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就算漏,漏出来的也是清洌甘甜的泉水。
心理治疗领域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一个人如果五十岁已不具备自我觉知和反省能力,灵魂仍无处安放,心理咨询与治疗也会无济于事,只能靠服用精神类药物了度残生。
这就是分水岭,是脑清心甜地走向精神丰盛,还是迷失昏聩走向精神的暗淡死亡,五十岁后见分晓。
当我们能觉知到自己的痛苦、悲伤、抑郁、迷茫……并为了捍卫自己内在的生命,为了在艰难的现实中保留一丝鲜活的人性而走进咨询室的时候,你要相信,将来年老的你一定会深深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