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传》:寻觅生命中的缺失

【无戒学堂】

图片来自网络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如果要问我读到这句话第一个会想到哪位名人时,我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张爱玲。

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的她,真的是天才,当她像发了疯一样一遍遍读着校刊上自己的文章时,第一次感觉到出名要趁早,否则太晚了,快乐也没有那么痛快。

文学世界是张爱玲的全部,除此之外,她的灰暗一生要从四岁母亲离开的的那天开始。

也是从那天开始,奠定了张爱玲文坛上的神,生活中“废物”的地位。

她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句脍炙人口的金句里都有她及家人的影子。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是衣服上的一粒反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四岁时,母亲因为父亲抽大烟及遗少风流作风,最终在一次次的大吵后远赴国外。

终于等母亲出走后的父亲将妓院头牌接到了家中,虽然后来因为女子性情暴烈将她父亲的头打破被家族中人逐出家门,但风流成性的父亲却并没有就此罢休。

后来因长期吸食鸦片家道中落,父亲也形如枯槁,仿佛马上一命呜呼。此时开始后悔的父亲给远在海外的母亲写了一份信劝其回家。

母亲念在儿女尚小的份上回家,后将父亲送到了医院,治好了病。好景不长,两年后治好了病的父亲复吸鸦片,并和母亲每日大吵。心灰意冷的母亲彻底与父亲办理了离婚手续二次远赴海外。

此时,在上海的老宅涨价,父亲身价上涨,遗少作风二次复燃,经人介绍娶了第二任太太。

后母和父亲一样吸食鸦片,强势、苛刻,对待他们姐弟二人更是将后母的恶毒之处表现的淋漓尽致。

张爱玲虽然痛恨父亲的风流,但不得不说,她感情的失败却都来自于家庭的影响。

胡兰成,张爱玲第一个爱上的男人,在她的世界里,她倾尽所有,轰轰烈烈,可是在对方眼里,她只是一个用几句谎话就可以欺骗的众多过客中的一个。

桑孤,因为家庭的影响及第一段感情对他彻骨的伤害,使她骨子里透出的自卑错过了他,这也是张爱玲感情里最不为人知的一段感情。

张爱玲从小缺乏父爱,人总是最缺什么便寻什么。当他遇到大她十岁的胡兰成时,被对方的谎话哄骗便做了第三者,并毫不犹豫的倾其所有为其付出。

多年后当她遇到比自己大29岁的赖雅时,也毫不犹豫的走入婚姻,照顾对方,直至对方离世。

张爱玲的一生都在寻觅曾经缺失的父爱,她对男人的评价深受父亲的影响,纵然他对此恨之入骨,但有些侵入骨髓的东西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人的一生总是在寻觅,寻觅在童年生活中丢失的东西,如若幸运便一生幸福,如若不幸便终其一生迷失在自己的缺失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