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读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
很喜欢这位作家的写作风格,细腻、明辨、同情、冷静,文字背后是深情,是人道主义和世界观,是爱与恨(恨铁不成钢的恨),是悲悯中有一道光,我欣赏这样的处世态度,把本质分析得透透的,把套路扒开,传递着宽容与进步,人,需要在希望中栖居,善与恶,是特定时期的环境所致,体制所使,个体,生命,应该有被救赎的权利。
特别分享,「曼德拉的光辉岁月」这一节。
曼德拉,南非第一任黑人领袖,南非改革的灵魂人物,其传奇历史留下一段世界历史的光辉岁月。
曼德拉的两段人生,一是为了反对种族隔离而坐了二十七年牢,而是当选总统后致力于推动南非族群和解,建立制度,使南非轮番儿压迫不再发生。
曼德拉深刻洞察人性,他相信没有一个人由于他的肤色、背景或宗教信仰而天生仇恨另一个人,既然恨是后天学来的,那么爱也一定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而且爱在人类的心中比恨来得更自然。
他的一生都在试图走向真自由,不是光摆脱自己身上的枷锁,翻身做主人,而在于让这个国家从此不生产奴隶,获得自由的人,同样要经受自由的考验,才能真正拥有自由。对自由的理解让曼德拉彻底变得仁慈,也更好地认识了自己的天命,他有一句经典的话:“勇敢并不是不畏惧,而是战胜了畏惧。”
在二十七年的狱中生活里,曼德拉深谙“大处安命,小处安身”,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主人公的影子:坚守心中的维度,不被监狱体制化,与恶周旋同时坚守底线,相信人性中的善。曼德拉在狱中学会了从小处改变,他争取到了“经济学人”,网球场,还有一片菜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拙朴的“菜农”,作者还特意写到,当预警吃了囚犯种的番茄后,举起皮鞭的手不再那么有力了。
所以,不是人坏,是关系(制度)坏,是关系决定着人性的左右面。
而,南非是幸运的。
南非在白人政府时期的当政者德克勒克,大主教图图,流亡律师奥比·萨克斯,从监狱走出来的黑人领袖曼德拉,人势已备,且逢天时地利的内外因素,这些南非的国父们放下仇恨,走向和解。1993年,放下权柄的德克勒克与走出监狱的曼德拉同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彰显转型时期当政者与反对派联手推进的积极意义。
读到这段,感慨作者的文笔太深刻了,流淌着人道主义的素养,会忍不住思索,生命的意义,自我价值,爱与同情,信仰,看似宏大,却指引着我们对日常生活的处事态度,爱与和解,更是个体安身立命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