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说讲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仇人的关系也很特别,一个铸剑的儿子眉间尺去找杀死自己父亲的国王复仇。但是路途中眉间尺暴露行踪继而得到一个黑衣人的帮助。黑衣人要求取得对方的头颅方能帮忙。眉间尺很快就答应了。继而黑衣人来到王宫利用眉间尺的头颅引诱国王并杀死了他同时自己也自杀了。整个故事情节我个人认为非常荒诞,不符合逻辑。从一开始这个复仇产生的根源就有问题,剑工既然知道自己的命运为什么还要带着剑去送死?既然决定服从命运为什么又不甘心还要求没出生的孩子去去复仇?母亲既然知道孩子复仇一定会失败为什么还毅然决然地引孩子走上复仇之路?后面情节就更加荒诞了,眉间尺听说黑衣人要他的头颅居然只有好奇却一点也不吃惊,好像早就料到了似的。最后头颅滚入水中还能打斗出声,真是奇之又奇啊。
那么问题来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安排这样荒诞的情节?想要传达什么?
我不禁开始分析。眉间尺一家都知道自己之后的命运却依然朝着命运之神走去,毅然决然,内心坚定且认为神圣无比,从不怀疑自己的做法。可是同时,我似乎又感受到人物以自己走向命运的决绝和坚定来传达自己的反抗。他们的反抗很悲壮。跟他们有点不同的是黑衣人,他主动提出帮助眉间尺复仇,这似乎是他的命运,他否定这个帮助里的任何情分,他唱的歌我也不懂。这个黑衣人知道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毫不犹豫地去完成它。最终三个人的头颅全部化成头骨而无法辨认,只好一起接受所有人的朝拜。英雄义士和暴君最后谁是谁已经不分彼此。
2.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笔法,表现眉间尺从优柔寡断的孩子变成复仇的壮士。
3.接着是杂文的漫画手法,喜剧风格,反讽群氓和官僚的麻木愚昧。
4.以荒诞情节表现精神力量的博大。
5.严家炎先生评论“荒谬而严正的复仇证据”。
6.里面的复仇是孤独的胜利。
我自己还未理解到这复仇背后那种孤独。孙教授指出复仇的胜利之所以在荒诞的境界中呈现是因为这是虚拟的胜利,人格和信念的胜利,孤独者的胜利。而这荒诞的矛头不只针对暴君。也指向麻木愚昧的看客心态。
我没有去抓住复仇这个关键词去分析它背后的性质,我只分析到这种复仇的决绝和坚定。主要从复仇者的角度去出发。我没有深入思考他们复仇时内心的另一种状态自己他们复仇时外在环境的特点。
这也就启示我分析理解时首先尽可能地抓住一个关键词,其实由内到外分析,从不同角度多去思考判断,也许就会一层层剥离现象而离本质越来越近。
思考,重要的是学习思考的方法,通过文本不断练习自己的思考力,知道如何去思考。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