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向来都是很多同学的心病,特别是成绩越好,越努力的同学,越是对它感到无奈。不过我的学生在认识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之后(课后2周才把上课拍的板书写成思维导图),这次终于突破自己,从上次的78分到91分(大部分时候是8开头),基础题没有失分。
那她是如何解决粗心问题呢?在解决问题前,首先要建立问题表征,IGOR要素。
【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目标状态goalstate】,【可能的操作operators】,【限制和障碍restriction】
不同的问题表征,会影响到人们采用不同的方式判断和决策。其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则是对问题进行拆解,生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具体案例
初始状态:粗心
目标状态:不粗心
可能的操作:1.仔细审题2.多做题,提高熟练度3.请教老师和同学
障碍与限制:1.题意理解能力不足,缺乏实际体验。2.没时间,坚持不了。3.同学说不清,老师没时间。
子目标:如何在不花额外精力的情况下,提高做题正确率(把时间花在问题上)
可行的操作:做错题,经典题。
障碍和限制:1.如何整理错题,什么时候看,看多少次。
可行的操作:
1.三刷错题标星法,当天完成作业订正后看一次,学校里老师讲解时看一次,周末复习前看一次。
2.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
3.四步学习法:发现问题,管理问题,深入理解,准确记忆。
学习是一种改变的努力,只是学习而没有改变的行动,学习是非常低效的,成绩是难以进步的!
你好,我是李煊朗,中学老师,高效学习咨询师。
努力要结果,青春不设限。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