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感叹:精彩之后怅然若失,累!
今日共读:吉檀迦利。旧的言语刚在舌尖上死去,新的音乐又从心上迸来。
加之,教研初二课程的等可能事件。追溯可能性的前世今生。可能性是人类在浩瀚无边的历史长河中,对认识世界的不断探求的一种解释模型。0-2岁的儿童,他们眼里的世界是动画片式的,即生即灭。尚未觉察到世界的偶然性和确定性。2-6岁的孩子进入前运算阶段,开始感受前因果关系(只知道事件确定发生,却不讲求逻辑,以自我为中心),对世界的探索是从确定性开始的,对应的是到小学五年级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直到初二开始精确聚焦可能性的大小,以此来增加对事件的把控。再到高中继续聚焦更多的复杂事件。但万变不离其宗,人类想要用一种确定可控的方式来理解世界。中国的算命、国外的塔罗牌,每朝每代,对于确定性的追求无所不在。想要摆脱这个包裹在偶然性实然世界。
之前会觉得我的痛是无与伦比的,自己遭受的是世界上最不能忍受的。自我为中心。一受伤,就会第一时间找父母。逻辑是:你看我受伤了,是因为你们没经过我允许就生下我,所以既然你生了我就要负责解决我的问题。而现在我不断打破自己铸建的茧,发现自己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我所遭受的苦,别人也曾遭受,甚至别人遭受的比我苦更多。同时,生命这件事本就是最神奇的存在,我却始终在排斥它带来的伤害,也就没办法享受它带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