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AI 写论文的学术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明确 AI 的辅助角色:
AI 应被视为一种辅助工具,帮助研究者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提供语言方面的建议等,但绝不能替代研究者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和创新。研究者必须对论文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结论等关键内容承担主要责任。
保证内容的原创性:
即使使用了 AI 生成的内容,也必须确保经过自己的深入理解、分析和加工,不能直接将 AI 生成的未经修改的文本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例如,不能把 AI 生成的整篇论文直接提交。
如果 AI 生成的内容中包含了对其他文献或研究成果的引用,必须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正确的引用和标注,不能将其视为自己的原创观点。
标注 AI 的使用情况:
在论文中应明确标注哪些部分使用了 AI 工具以及使用的具体方式,包括所使用的 AI 模型 / 软件 / 工具的名称、版本等信息。这样可以让读者和评审人员了解论文的创作过程,以便对论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遵守学术诚信原则:
不得利用 AI 技术进行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例如,不能使用 AI 工具对他人的论文进行改写或拼凑,也不能让 AI 生成虚假的实验数据或研究结果。
对 AI 生成的内容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能因为使用了 AI 工具就放松对学术质量的要求。
保护数据隐私:
在使用 AI 工具时,可能会涉及到个人数据的输入和处理。研究者必须确保自己和他人的数据隐私得到充分保护,避免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遵循期刊或学校的规定:
不同的学术期刊、高校或研究机构可能会对使用 AI 写论文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研究者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例如,有些期刊可能不允许在论文中使用 AI 生成的内容,或者对 AI 生成内容的比例有明确的限制。
本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