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水
张爱玲的文字,透着悲凉冷漠,她写尽各种感情状态,却鲜有完美。她笔下的婚恋,如同她那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半生缘》是张爱玲的长篇小说,22万字,原名《十八春》,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以顾曼桢和沈世钧跨越十多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道尽青年男女的爱恨情仇、情感瓜葛。详尽叙述了曼桢与世钧由相遇相爱,到误会错过,再相见已是14年后,一别误终身的遗憾。
文学来自生活,书中这3对感情美好而残酷,处处照见了我们的婚姻现状。
1,曼桢与世钧:费尽心力来相爱,一朝误会错终生
曼桢与世钧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很大差别。他们是书中最值得祝福,也最让人唏嘘无奈的一对。就像剧中书惠母亲的感叹“唉,明明是最好的一对,真是造化弄人呐。”
世钧来自封建大家,是南京有头有脸的家族。但父亲与小老婆另安宅院后,只留母亲在老宅守活寡。世钧的童年少年,是在母亲的怨愤、憋屈中度过,因此他养成自卑敏感的性格。
曼桢来自普通职工家庭。她的父亲去世后,姐姐做了舞女养活一家老小。虽家世并不光彩,但曼桢却活成了阳光温柔的知性女神。
曼桢喜欢不事张扬,善解人意的世钧,世钧喜欢曼桢的阳光活泼。
可舞女姐姐却是两人谈婚论嫁的绊脚石。世钧那样的封建传统家庭是不可能接纳曼桢做少奶奶。
两人为此吵架,互不相让,情绪激动处连订婚戒指也扔了。
曼桢像从人间蒸发,再也不见踪迹,她被姐姐陷害失身,关押生子。
在怀胎十月逃出后,外面俨然换了世界,她的世钧已结婚,娶了曾经发誓绝不会娶的翠芝。
14年后,两人在书惠家偶遇,一切恍如隔世。世钧有着看似和谐的婚姻,有一对可爱儿女,曼桢呢,倾家荡产离了婚,儿子是她唯一的生活信念。
感情有时候真的很讽刺,相爱的人不见得能走到一块,能结合的,反而是当初自己最憎恶的人。
世间感情,有多少阴差阳错?能嫁给彼此相爱的人,是千年修来的福气,一定要珍惜。话又说回来,即使相爱,又有多少被琐碎磨平。如果曼桢与世钧结了婚,他们会不会如很多人一样,将诗书酒香过成了一地鸡零狗碎?
2,豫瑾与曼桢:我对你一见钟情,你却视而不见
如果曼桢家没有变故,豫瑾该是她的姐夫。
7年后,当知性大方的曼桢再次出现,豫瑾有种亮瞎眼睛的感觉。曼桢比姐姐曼璐更添一份豁达和坚毅,豫瑾开始情思摇曳。
豫瑾本来在那里猜测着,她(曼桢)和这姓沈的同事的友谊不知道到了什么程度,现在可以知道了。他有点爽然若失,觉得自己很傻,见面才几天工夫,就容许自己这样胡思乱想起来,其实人家早有了爱人了。
在长辈看来,豫瑾是他们满意的女婿,从前是,现在更是。他们制造各种机会撮合曼桢和豫瑾。
当他鼓足勇气向曼桢表白,曼桢却拒绝了他,因为她那心中早已住着世钧。
感情最怕不赶巧,我来了你走了。当你不顾一切爱上我,我却早已芳心许人。当曼桢与世钧分开后,此时的豫瑾已伉俪情深,世事无常,曼桢不禁惆怅。
我们身边有多少“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情感错失。那些忘年恋中何尝没有真爱?我们的婚姻之外,也许就有一个“豫瑾”一样的异性朋友,急你所需,帮你所用。
3,书惠与翠芝:繁花似锦,却将婚姻活成了面子
翠芝忽然笑道:“我想你不久就会再婚的……你将来的太太一定年轻、漂亮——”书惠听她语气未尽,便替她继续下去道:“有钱……我给你害的,仿佛这辈子只好吃这碗饭了,除非真是老得没人要。”在一片笑声中,翠芝却感到一丝凄凉的胜利与满足。
相比书中其他人,翠芝拥有负责任的老公,一对可爱的儿女,算是人生赢家了。但她一生从未得到世钧的爱情,她的爱情来自书惠。
多年以后,翠芝依旧是书惠心中最有知己之感,憧憬最久的人,但他们没有缘分。
面对翠芝的豪门家世,小门小户的世钧自卑到极处,也自负到极处。
翠芝为他退婚,主动写信表露心声,但书惠却不敢接手,更不敢主动追求。书惠成了那个敢想不敢做之人。
他的自卑由环境造成。当他第一次送翠芝回家,翠芝母亲看不起他,冷言冷语,他内心感到莫大的耻辱。他又是自负的,对于翠芝母亲的冷待,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找个比翠芝更酷更有钱的女人做妻子。他做到了,但婚姻不是活给别人看,幸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翠芝呢,看似人生赢家。但从结婚到现在,她一直被世钧排除在感情之外。
终其一生的那个人,却不爱她,而他也并非她爱。如果不能嫁给自己爱的人,那就嫁一个爱自己的人,这两点,翠芝和书惠的婚姻都没有,何其悲伤。
4,
张爱玲不是琼瑶。琼瑶笔下的男女,纯粹美好,飘飘然不食人间烟火,让人相信爱情是超越阶层年龄的存在。但张爱玲笔下的情感,却从冷漠中让人看透人性的极恶极丑,书中的每种婚恋都有裂痕,处处透着不完美。
比如,世钧与曼桢,美好的情感只留在印象中,而他们的婚姻却道尽人间的无奈或丑陋。比如书惠和翠芝,徒留下念想与追逐,一旦生活在一起,经济的落魄必然只剩下一地鸡毛,与其这样,相爱倒不如怀念了。
生活就是照妖镜,在情感故事中领悟成长。「涓涓意念,终汇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