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在《后会无期》里曾说过一句话: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多人都被这句话击中了,简直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啊!那些年报过的课、翻过的书,就如同沙滩上的字一样,都随着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说好的知识改变命运呢?
我和很多小伙伴一样,买过不少付费课程,也看过很多书,每年阅读100+本,学的时候感觉很有道理,可是学完会后就没有然后了。
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其实就是没有行动,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本是一体,不可分离。知行合一反对那种只说不做的假道学,不行动就不是真知,真正的知道其实就已经做到。
当然,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知而不行”的人,千万不要自责,因为“避难趋易”是人类的天性,这种选择取向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所以凡是能简单得到的,人就不会选难的;
在技能学习的路径中,仅仅“知道”是无法形成反馈闭环的,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让大脑相关的神经元形成强关联,反馈闭环才能经由“做到”这个节点得以形成。
周岭老师说,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
就像你读了一本关于冥想的书、懂得了冥想的一百个好处和一百种方法,但从来不练习,远不如你只懂得一种好处和方法但能每天持续冥想10分钟。
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比如我们根本不用在意自己读后记住多少内容,即使整本书都记不起来了也没关系,只要有一个点、一句话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发生了改变,这本书就没有白读。
目前我每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梳理文章重点、归纳总结、输出一篇书评,最重要的一点是至少列一条行动清单,并且马上就要去做。
执行“72小时定律”,也就是三天之内必须要去执行,否则过了72小时后你就再也不会做这件事了。
练习写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开始写,每天写,持续不停地写。就如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策略一样,所有能力的提升都是一天一天的慢慢进步,没有什么捷径。
再分享几个知行合一的小技巧
每当你看完一本书的时候,想想自己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然后列至少一条你可以做到的行动清单。
具体流程:当你学到一个知识之后,利用黄金思维圈思考:是什么(what)、怎么用(how)、为什么(why)。
先思考这是哪一类知识?然后再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将这个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且付诸行动。最后再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如何能做到知行合一?
华杉老师说,养成一个习惯,八个字:切己体察,事上琢磨。
分别对应「知」和「行」。
知:你学到一个知识、方法、道理。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它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的话,该如何应用。这叫切己体察。
行:你学到一个知识、方法、道理。要在事上实践,看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并且做好。这叫事上琢磨。
用下面两个方法,持续的重复“知道-做到”这个动作,就可以固化动作的自动性:
1.降低任务难度,初期不要太苛责自己,秉承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越简单越能坚持到底。
比如写作这件事,你想培养写作习惯,就不要一上来强迫自己每天写2000字,可以从每天50字100字开始写✍
写完可以发朋友圈,发群里分享出来。
2.设置极度诱惑,给自己奖励,获得正向反馈,让你不用耗费过多心力地坚持下去。
做到之后,还要领悟,领悟做到之后的心境、感受和收获。
有过领悟就会有兴趣,并形成行为习惯,大脑和身体自动记忆,这才是长久之计。
最后,用书中的金句收尾,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
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所以,尽管放心地抛弃“懂得很多道理”这样的执念吧,在抛弃时,还要真诚地为自己开心,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知而不行的人实在太多了,只要你有所行动,就可以超越一大批人。
对成长来讲,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当你凡事都以改变为标准时,你的成长路径会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