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每逢回故乡,总是喜欢在青石板路上跑来跑去,喜欢青石板发出的声音,长大后依然如此,或许这就是乡音乡情吧。
记得儿时每天清晨醒来,都是被挑担卖馄炖的叫卖声叫醒,缠着老爸老妈买碗馄炖,小小的馄炖足以满足一个孩子的清晨味蕾,一碗清香的馄炖汤入口,那叫一个美。
早晨跟着老爸走在弄堂的青石板路上,我总是跑跑跳跳的,老爸总担心我滑倒,江南的雨每天都会把青石板路洗刷刷,路边会经常有青苔,若不小心会被滑一个大马趴,大马趴很多次呦!没办法,孩子就是玩心大,而且刚刚被雨冲洗过的青石板路,跑在上面的声音更加清脆好听。
伴随着青石板的街拍, 游走在弄堂里,唯一能让我停住脚步的,只有米糕和米团的档口,当然还得有挑担的定胜糕,现做现吃,做定胜糕的模具据说都是竹子做的,吃起来会有竹子的清香,记忆中阿婆将一勺糯米粉放入槽中,中间夹一小勺细豆沙,然后再放一勺糯米粉压平压实,放到炉火上蒸一小会儿,然后将槽子反过来一到,热腾腾的定胜糕新鲜出炉,还冒着热气,粉色糯糯的,香甜的定胜糕趁着热度咬一口,全身都糯糯的,人间美味啊。可惜现在很难看见这种做法了,现在吃的定胜糕已经没有了原始的香味,吃起来没有任何感觉,或许是机器制作失去了阿婆手工制作的乡情。
午后我还会拉着老爸走青石板路,除了喜欢青石板,最重要的是隐藏在弄堂里青石板路两侧的美食,尤其是水煎包和油炸臭豆腐,好吃得嘞!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水煎包,阿婆娴熟的擀着包子皮,然后把拌好的肉馅挖一小勺和一小块鸡冻放在包子皮中包好,待旁边的大平底铁锅油温刚热,将一个个漂亮的小包子摆进锅中,盖上锅盖,待锅中小包子底部微黄,往锅里均匀的撒上一碗热水,听到吃啦一声盖上锅盖,等候15分钟,这15分钟等得煎熬啊……我目不转睛的盯着阿婆的手,阿婆掀开锅盖的那一瞬间,冒着白白的热气,一个个金黄的水煎包映入眼帘,同时哈喇子也要流出来了,老爸买了几只水煎包,我急呼呼的吹着包子,好快些凉一下,急呼呼的咬一小口,包子汁慢慢流入勺中,就这一小勺的鸡汤鲜极了,再吃鲜美的包子馅,美,最后吃侵满肉汁的包子皮,整个人都美飞啦……吃得满嘴流油方得满意,哈哈哈!
在弄堂青石板路的路口,每天都有一辆小推车,车边有个小火炉,火炉上放着油锅,车上放着一簸箩一簸箩的白白嫩嫩的臭豆腐,阿婆将白白嫩嫩的臭豆腐一块一块的加入热油锅中油炸,时不常的用筷子给它翻翻身,待油炸臭豆腐至金黄色,捞出沥沥油,再放入小盘中,吃时蘸些阿婆自制的甜咸辣椒酱,咬一口外焦里嫩的臭豆腐,真正的闻着臭吃着香,不信你来一口尝尝,味道一级棒。
这一天从清晨到傍晚,从弄堂青石板路这头走到那头,除了美妙的青石板路节拍,再加上这一个个街边小吃,对一个孩子来说实在是幸福至极,可以说是一个小吃货的心路历程,也是很辛苦的,毕竟要走那许多路。
离开故乡很久了,但还是会时常想念青石板路,每次回去都会去走一走儿时的路,尝一尝街边的小吃,虽然物是人非,但乡情乡路还在,我魂牵梦绕的青石板路还在,这就是乡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