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装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的沙漏颈部较粗。
颈部较细的沙漏能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
生命。”——《暗时间》
作者介绍
刘未鹏,80后,程序员,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业余爱好阅读和写作。广泛涉猎泛心智类学科,并从2003年开始写博客记录这个学习过程至今。
第一章内容总结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在实际意义上比别人多活很多年。
很多人认为自己在某件事情上投入的时间就是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时间,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把人的一生比作沙漏,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可以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虽然沙子的数量是一样的,但这样的人会拥有更长的生命,因为他们比别人利用了更多的时间。
阅读与记忆可能只让你记住了事物的表面,真正让你领悟事物的是推理和思考。你可能会说:“我没有时间思考,我该怎么深入理解事物?”其实,可以用来思考与推理的时间处处都是,你走路,乘车,洗漱的时间都可以用来思考。这些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巨大的效应。这些时间,我们称之为“暗时间”。利用好它们,你就能抓住人生沙漏中的每一粒沙子。
怎样高效学习工作,利用好暗时间呢?
首先要学会迅速进入专注状态。平时要尽量专注做一件任务,如果几样任务来回切换,那用于进入专注于每样任务的状态的时间就会增加。假设你做a任务一共用了20分钟,中间休息了2分钟,又花了1分钟进入专注高效的状态,那实际上你只专注做了17分钟a任务。我们不能完全保证可以专注完成一项任务,不存在任何任务的切换,所以,尽量缩短进入专注状态的时间,是高效学习工作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长时间保持专注状态。进入专注状态很容易,但坚持下来很难。如果你每时每刻都保持专注思考的状态,那么你就可以更好地利用暗时间思考。第三步是练成抗干扰能力。你遇到暗时间的环境里可能会有很多干扰,例如嘈杂的教室、公共汽车等,又或者你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总会被杂念干扰。养成抗干扰能力,你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利用你的暗时间。
做到以上三点,利用好暗时间,你就可以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拥有更长、更充实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