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负老实人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能欺负老实人!”之所以有这句话,自然是因为老实人经常在生活中挨欺负。这种现象是不好的。

我有门名为“好书好文好人”的公选课是引导学生阅读的,当然了,引导学生阅读的目的也是为了使他们成为更好的人。一个更好的人当然是不该去欺负老实人的,我课上就是这么讲的。

但是,期末改这门考查课的卷子时我就在欺负老实的学生。情况是这样的:

第一次上课时我按学生学号的末位数(从0到9)分了十个组,又提供了十位国内比较有名的作家名单,每个组抓阄抓一位作家,各组这学期以读被抓到的作家的作品为主,然后再读别的。

期末考试时,第一题是说出自己所在的组主要读哪位作家的作品,自己读了该作家哪些作品,感受如何。第二题是对本学期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简单总结。

那么问题来了,有的学生可能没有按要求读该作家的作品,但是他可以撒谎说读了啥啥啥,再抄一些某部作品的简介和读后感,这种还真不容易发现,因为网上水平很学生的读后感挺多的。于是他们得了一个比他们配得上的分数要高的分数。

反倒是那些没有认真读又实话实说的学生吃了亏。比如他们这组应该读沈从文,但是他说沈从文的作品风格不对味口,于是没读。甚至第二题也有学生回答说学生会的工作太忙了,或者就是不喜欢读书,所以没读。作为阅读方面的课程,你不读或不按要求读我肯定不能给你高分啊。

这样一来,撒谎的那部分没读好书也没做好人的学生骗到了不错的分数,没认真读书但是坦而告之的学生吃了亏。同样是没好好读书,做假的得了利,老实人吃了亏。是不是很不公平?

因为有百十份卷子,读后感水平又很次,不好去一一核实判断,本来就是考查题嘛。但是课上强调不能欺负老实人的老师却在欺负自己的老实学生,哪儿说理去?话又说回来,是那部分学生先欺负他们的老实老师的。

喜欢弄虚作假的人总以为自己在占便宜,其实作假越多,吃亏越多,因为他会越来越不想努力提升能力,也就越来越不会利用正当途径去解决问题。而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科学,一定是社会文明的方向。

不要总想着逆风飞扬的潇洒,风太大了你就飞不动,就算能飞,也要做好被吹翻的思想准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