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堂门前走过,来到百花洲,又一个日夜喷涌不息的“厚德泉”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泉城的名副其实。百年赵树堂中医馆现在既是诊所,又是省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基地。百花洲里小河流淌,高大的古树垂柳婆娑,圣诞花和小黄菊在岸边绽放,如此美景早已经胜过上海的新天地。
路边的田家公馆建于清末,主人曾是富甲一方的盐商。如今带弧形的门楼已经破败,挂着的红灯笼也被太阳晒退了色,但那高大深厚的门洞还是能看出他家曾经的殷实。
回到曲水亭街上,几个妹子拿着水桶和盆在河边打捞着水草,看她们用手在水草的根上摸着,原来是拿下草根上的小虾米,不知道这么小的虾如何吃?从百花洲出来,步行大约十多分钟,根据导航我们已经到了珍珠泉,但眼前是大门紧闭的人大大院,在院子外围绕了一大圈,到了人大大门口,无论如何就是找不到泉池。问了门卫被告知,就在里面,可以进去的。
大院里道路宽阔,两边的梧桐高大挺拔树干雪白,刚查了百度,这是一球悬铃木——北美梧桐。往左走不到三分钟,一个比趵突泉稍小的泉池出现在眼前,也许是下午时分,除了些老人,游人不多。泉池中一块竖立的石头上写“珍珠泉”三个大字,池中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鱼儿逍遥自在,天蓝色小机器人在不停地游弋清理着垃圾。
池边有一着红嵌绿的御碑小亭,中间御碑上的大多数题字已经模糊难辨,对于现代非考古专业的我们也只需知道这里曾是帝王青睐的所在即可。碑亭旁一小池塘上玲珑假山堆砌,上有龙头口中吐水,下有鱼儿趋之若鹜。回头再看珍珠泉池,垂柳和白玉栏杆包围中的泉池周围竟然看不见一个人影,许是门口有安保人员的大门挡住了胆小之人,反正这里真是个稀罕之地。
看网上介绍,这是济南最具贵族气息的泉池。清朝的巡抚院属大堂、如今的人民大会堂,珍珠泉宾馆都近在咫尺。六十年代,毛主席第四次来这里,询问了一旁的树名,知道它是济南地区稀有的树种后,嘱咐花工要好好保护那株“桂香柳”。
现在除了珍珠泉外,从大院的第二个大门口可以看见一幢中式黄墙灰瓦高坡头平房,应该是主席住过的,现在后面又造了新楼,是人大办公之地,闲人免入。回来路过清巡抚大院,屋前一群穿迷彩服的年轻人在教官指导下操练擒拿格斗。我不敢正面拍摄,偷偷地取了一个镜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