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出走的决心》女性的自我救赎

文/艾尼

我们为什么总是特别累,

因为我们心里充满了犹豫、焦虑、自我怀疑、着急、担心。

困在自我奉献牺牲,

女性自身内化的枷锁更可怕。

婚后放弃工作,看似牺牲小我,

实则可能令女性在岁月的磨砺中失去自我,陷入被动的深渊。

董明珠女士以其卓越的企业家身份,

为我们诠释了事业对于女性的重要性。

工作不仅赋予女性经济独立,

更滋养其精神活力与自信。

工作让女性与社会保持联系,

提升自我,塑造坚毅与自信。

在婚姻这座象征着永恒承诺与和谐共融的城堡里,

女性往往承载着无尽的期待与束缚。

她们被期待成为贤妻良母,温柔包容,无私奉献

却又在现实的婚姻博弈中,

面临自身价值不断被边缘化的风险。

正如简·爱所言:“我是自己的主人。

”每一位女性,都应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

都能以独立、自信、坚韧的形象,

傲然屹立于世。

只有成长自己,锤炼内在坚韧,

便能在婚姻的迷宫中找到出路,

挣脱欲望与禁忌的枷锁,

拥抱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很多人都从父母嘴里听过这样的话:

“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什么都给你们好的,

起早贪黑地干活都是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

你却这样不懂事,真让我伤心。”

多年后,

很多人也把这样的话说给自己的孩子。

一代代传递下来的爱里,

充斥着一股过度的牺牲的味道。

过度牺牲的背后,

是无法控制的愤怒和压抑的委屈,

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

给别人强加上一份不能承受的重担。

在传统观念里,

女性这一角色总是与奉献和牺牲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个母亲,

你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

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为了孩子,过度牺牲自己,

但是这样的生活,

你不单自己过得累,

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

更容易造成叛逆,

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活出自己。

作为一个妻子,

为了老公的事业,

你放弃自己的工作退居后方,伺候老人照顾孩子。

随着老公事业的发展,

身边妆容极致的女性越来越多,

你会变得多疑而且越来越没自信,

偷偷查看老公的手机,盘问其行踪,怀疑他和别的女性有染……

直到丈夫反感,反目,

两个人都痛苦不堪!

很多女性错误地认为:

当自己为这个家庭,

为这个男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奉献更多的自我,

就能得到对方更多的爱。

但我们发现,实际上正好恰恰相反:

越是更爱自己的女性,

越是活出自己的生命,

越容易拥有一个更爱自己的伴侣与更美满的婚姻生活。

而为了父母、家庭、伴侣、公婆、子女……

付出一切,牺牲一切的女性,

反而会面对更多的贬抑与指责,

生活不幸福。

原因很简单:

牺牲意味着伤痛,意味着不公,

只要有伤痛和不公,

就会希望获得代价和补偿,

一旦想获得代价和补偿就会破坏原有的和谐关系。一个连自己都不会爱的人,

她给予别人的不叫爱只能说是一种投资,

潜意识里她其实期待以自己的付出换来更大的回报。

德国情感医师爱娃写了一本书叫: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书中表达这样一个观点:

你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请将寻找爱的触角伸向自己的世界。

我们是有能力让自己获得幸福的,

不必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获得。

不要再等待别人来斟满自己的杯子,

也不要一味地无私奉献。

如果我们能先将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满,

心满意足地快乐了,

自然就能将满溢的福杯分享给周围的人。

幸福是一种能力,

真正的幸福感并不是来自外部的给予,

而是来于自我内心深处的滋养。

人生只有一次,

不要再被所谓的条条框框限制了自己,

勇敢踏出属于自己的路,

才会有属于自己的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